陕西日报 | 安康:人才专班送来“保姆式”服务

作者: 甘甜 苗雨蒙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09时37分  
 
叉车来回穿梭,工人操作紧张有序……12月23日,位于安康高新区的陕西南水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繁忙。
  生产开足马力,需要充足的人力保障。由于汽配行业专业性较高,“人岗不匹配”一直是该公司招聘面临的难题。为帮助该公司解决引才难问题,安康市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组织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负责人和学生到企业“面对面”交流,并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汽配行业实用型人才。“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一批技术人才加入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该公司总经理张金刚说。
  陕南山城要后发快跑,人才是刚需也是关键。今年5月,安康市组建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为组长,发展改革、教育、工信、财政、人社等市级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对接人才、企业需求开展精准服务,满足人才所想所需,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企业送专家送技术
  红茶在本地销路好,但“走出去”没竞争力、没市场,最终只能回到本地。这曾是平利县八仙云雾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显春非常苦恼的事情。
  罗显春明白,销路打不开,主要原因是制茶工艺不精影响了茶叶品质。但受限于公司的引才能力,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转机出现在工夫红茶专家谢昌明到来之后。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服务专班了解到罗显春的难处。为此,服务专班工作人员专门赴贵州省邀请谢昌明到平利县“蹲点”指导,手把手教授红茶技师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技术。
  “在谢师傅的指导下,公司红茶技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茶叶品质有了保证,销路也更宽了。”罗显春说,“在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我们的茶叶受到与会嘉宾普遍好评。”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产业发展之路才能更坚实。目前,服务专班已针对企业需求制定解决措施200余条;150余名干部先后到企业开展服务,累计帮助对接招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技术工人400余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协调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形成科技攻关课题20余项。
  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企业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石泉县黄花菜生产基地却孕育着新的生机。工人们忙着翻地、开沟、移栽,一派忙碌景象。
  “在这个基地,我们种了4000多亩黄花菜。新生产线建成后,公司生产能力大大提升,等明年6月黄花菜成熟后,经过深加工,产值可达1300多万元。”12月18日,谈到未来的收益,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兰自信满满。
  就在不久前,王金兰还对新生产线建设项目申报毫无头绪。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中,王金兰申报了年产5000万袋清水黄花菜生产线建设项目。谈及项目申报过程,她十分感慨:“和服务专班沟通时,距离申报截止日期只剩3天,而申报项目需要准备许多资料。幸好有服务专班的干部全程指导,让我们在3天内完成立项,及时争取到了130万元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
  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安康高新区。在服务专班的帮助下,公司成功申报省级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项目、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市级工业科技攻关项目,项目资金共计88万元已落实到位。该公司总经理高亚丹说:“服务专班送政策、送服务,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为帮助企业抢抓机遇、申报项目,服务专班积极推动各项科技激励政策落实,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专班帮助企业获批立项2024年度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29项,争取资金1680万元,创安康市近年来一次性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总量新高。
  解决好人才的“关键小事”
  留住人才,最关键的是留住人心。服务专班通过为高层次人才协调解决落户安居、职称评定、就医康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人才归属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邓茂盛曾在企业从事功能催化材料和分离材料技术开发工作,2017年通过人才引进回到家乡,创办了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公司已成为集高分子功能分离材料研发、生产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省级瞪羚企业和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达3亿元。
  “服务专班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方面服务,尤其是职称申报方面。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以前只注重生产,这方面是一片空白。”邓茂盛说,“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到公司积极宣讲政策,帮助我通过了高级职称认定。我还要鼓励职工积极申报职称,获得更大进步。”
  打破身份限制、行业领域限制、名额限制,安康市实施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围绕人才贡献实行定期考核,针对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可以直接申报中高级职称。
  为体现对人才的关心关爱,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安康为全市457名各领域人才发放“金州优才卡”。持卡人才可享受医疗、住房等方面优待政策,让人才的获得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