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50号建议的复函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1日08时32分
|
|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50号建议的复函
朱昌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遏制骚扰电话的建议》(第2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骚扰电话扰民问题,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重点对商业营销、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进一步净化通信服务环境。
(一)政策宣贯方面。全面落实工信部和省通信管理局关于整治骚扰电话工作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防骚扰知识,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协调各通信运营企业在营业网点布放宣传海报和短视频,向办理业务的群众宣传骚扰电话防范知识,提醒群众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彩页10000余份,布置展板80余块,投放宣传标语和宣传短片260余个。
(二)技术反制方面。积极引导各通信运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高效的骚扰电话识别和拦截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通信服务。建立基于大数据模型的行为监测系统,针对短时间内高频、高离散外呼等异常通信行为,以及可能涉及骚扰、诈骗的号码,采取二次实名认证、关停主叫功能等措施,今年以来,共关停高危号码3302个。开发骚扰电话拦截系统,通过后台大数据精准识别骚扰电话并自动拒接,为用户提供高频呼叫防护、谢绝来电、固定号段拦截、“呼死你”拦截、短信轰炸拦截等功能,满足用户骚扰防护需求。
(三)源头管控方面。协调通信运营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号卡资源管理,按照“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实名制入网”管理要求,严把电话号、手机卡、物联网卡入网关和销售关,做好人证合一拍照留存及稽核工作,杜绝违规接入。强化用户合同约束,按要求签订“违法犯罪告知书”“风险提示告知书”等入网约束条款,明确业务使用规范、用户违约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对拨打骚扰电话的用户,依据协议约定进行处置,涉及违法违规的,移送相关部门处理。强化风险识别防范,警惕集中代办卡、反复办卡、一次性大量办卡等异常情况,及时跟进研判,加强对“静默卡”等高风险电话卡的治理,杜绝骚扰风险。完善投诉处置机制,安排专人对接工信部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平台,逐一核查用户举报的骚扰号码,经核实后纳入黑名单管理,今年以来年全市纳入黑名单客户537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密切协作配合。一是进一步与省通信管理局、公安、网信、金融、运营商等单位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日常联系、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检查等工作机制,做好联合防控工作。二是配合完成执法溯源,强化跨部门协作,协调电信运营企业留存通信数据,针对被举报的骚扰电话用户,配合公安部门做好通话溯源和追踪、取证工作。三是协调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商业营销规范管理,宣贯相关法律法规,查处商家违规拨打营销电话等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采取强制措施,从源头上杜绝营销电话扰民。
(二)深化技术应用。一是引导通信运营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手段,研发应用更加先进的防骚扰技术,提升骚扰电话识别和拦截能力。二是深入推进电话实名制工作,确保新入网用户和存量用户100%实名登记,落实电信企业网络安全责任,开展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检查,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三是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反制骚扰电话技术研发创新,开发疑似骚扰电话标注、拦截和风险防控警示服务等应用软件,不断增强骚扰电话提醒和预警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一是持续开展打击治理骚扰电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普及骚扰电话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进一步提升用户防范意识,避免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二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加强正面引导,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辨别骚扰电话方法和打击措施,不断压缩骚扰电话发展空间。三是鼓励群众积极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平台举报骚扰电话,加大惩戒力度,形成强大打击声势。
您所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吸收借鉴和认真落实,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