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交投: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全线路面贯通,谱写“安全、生态、环保、旅游路”新答卷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10时05分  
 

12月26日,市交通运输局主办,交投集团公司承办的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路面贯通现场会在宁陕县城关镇旱坝村文化广场举行,这标志着2022年度重点民生票决项目、行业作风建设聚焦项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支撑项目和太山庙镇乡村振兴“通三级以上油路”交通基准任务---345国道新建至宁陕公路改建工程全线贯通,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康成发布油路贯通令。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周康成发布油路贯通令

项目路面贯通现场会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江苏启东至西藏那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和安康市“十三五”规划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起于宁陕县与镇安县交界的新建村,止于宁陕县城与210国道相接,全长51公里,其中二级路段36.2公里、三级路14.8公里。按照市政府决策部署,采取“中省补助、市县共建、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方针,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实施,建设期2年,养护期5年。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历经5500人次劳动者近800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服务脱贫攻坚收官决战大局,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坚持“安全、绿色、生态、环保路”建设理念,践行“科学、合力、勤俭办交通”和全过程一体推进“品质工程”示范的使命担当,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倒排工期、优质高效安全快产,城关镇境内K24-K51段27公里7月初全部完工,8月1日开通至上坝河森林公园公交,实现了城镇公交网络接驳,极大提升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有效拉动全域旅游产业,全面完成民生票决项目任务目标。

8月29日全市作风建设大会以来,安康交投集团认真贯彻落实重点民生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跳起来摘桃子”追赶超越、目标冲刺,企地合力,县镇环境保障和项目参建单位全员常驻现场,全力化解外购材料运输、专用机械和作业队伍进场难题,太山庙境内路基整型和基层摊铺同步推进,启动路面双工作面、标线双工作面、安保设施多点齐进超常措施,12月18日除K12+300燕子崖地质灾害路点外尾留24公里路面铺设完毕。

沥青路面全线贯通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旧路基础差、土石方量大、环保标准高、征迁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列为部省督办考核重点。在2019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创新模式首次委托功能性国有企业---安康交投集团承建后,新生的安康交投集团紧紧围绕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党建引领、牢记嘱托,强化使命、勇于担当,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总基调,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与施工生产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过程精细化推进品质工程创建,稳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总结提升项目特色、亮点工作,以创建示范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取得建养一体化模式阶段性成果。

党建引领,强根铸魂,驰而不息一心一意抓建设

思想先进是动力之源。安康交投集团345国道项目办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管理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团队文化建设,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小组,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体工作人员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采用集体研讨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持续掀起学习热潮,锤炼思想、提高站位、凝聚动力。

——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丰富。先后组织全体人员集中研讨学习10次,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新温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话说延安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答》书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了《古田军号》、《第一大案》、《1921》、《建党伟业》等电影。

——党建主题活动亮点纷呈。2021年7月响应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号召在项目开展“我和党旗合个影”主题活动,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融入宁陕县交通运输局系统代表队,参加了宁陕县委、县政府举办的“红歌唱响新时代,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歌咏比赛活动,荣获比赛“一等奖”。

——企地联合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连续两年组织全体参建单位开展2次义务植树活动,共移植、栽种树苗150株培育绿色发展意识、践行建设环保要求;组织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1次,联系市总工会、宁陕县委、县政府慰问3次,参加市交通运输局机关支部和市交投公司党支部联合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对帮扶联建主题党日活动2次。

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建引领,持续升华全体工作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续奋斗弘扬新时代的“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成为推动项目攻坚克难建设的“根”和“魂”,成为驰而不息、奋力拼搏的动力源泉。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开展“我和党旗合个影”主题活动

参加“红歌唱响新时代,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歌咏比赛

始终坚持路与自然和谐,“裁剪”绿色环保新“丝带”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路线穿越秦岭南麓重点和核心保护区,处于“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项目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硬。项目各参建单位一以贯之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监管、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设计监控”的“六位一体”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监理、水保监测监理,创新资金监管和跟踪审计体系,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同设计、同施工、同落实,重点实施了K47+870旱坝村和K41+541贾营村古树保护分道优化、K25+290-K30+504石沟梁保护优化和油坊沟村K19+100-K19+300段7棵古树保护改线工程。

——旱坝村和贾营村过境段古树保护

K47+870旱坝村过境2号古树(胡桃科枫杨,树龄380年,二级挂牌保护),原设计采用二级道路设计标准,路基宽度8.5米,双向车道,左侧路基边线与2号古树树干紧临,需拆迁右侧3户房屋,切割延伸线范围30余户群众院坝和已成型绿化带。

贾营村K41+541过境段,原设计采用二级道路设计标准,路基宽度8.5米,双向车道,1号古树(胡桃科枫杨,树龄分别为200年,三级保护)位于路基中心线,需移栽并拆迁右侧8户房屋。

2020年初项目启动全线实地踏勘过程中,345国道项目办多次走访古树所处村群众意愿,对照分析原设计古树保护措施和《陕西名木古树保护条例》第十三条第四款“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向外五米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硬化地面、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污水垃圾、堆放易燃物、堆放倾倒有毒有害物品等”规定,综合考虑乡情民俗和古树保护目标要求,路地多次踏勘研讨,最终确定由宁陕县筹措资金,增加沿河护堤挡墙,古树路段采用分道行驶优化保护方案,即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5米单向分道设计,旱坝村段分道路线总长400米,单幅路基长度200米,贾营村分道路线总长200米,单幅路基长度100米,与整体向旧路右侧绕避方案相比,减少造价约300万元。

分道方案保护了自然景观,减少了两侧房屋拆迁,顺畅了道路通行,提升了村庄禀赋品质,服务了乡村振兴规划要求,配套完成的绕树绿化小品、生命防护工程打造了“网红打卡地”,与拟建的旱坝村绿化景观和贾营村人行步道设计遥相呼应,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风民俗文化内涵,创新了交通服务旅游、促进了群众增收。

——石沟梁秦岭堰池支脉核心和重点区保护

2017年批复的原设计K25+290-K30+200段路线全长4.9公里,采用三级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7.5米,双向车道,该段全部位于宁东国有林场,其中K26+810-K29+070段位于秦岭堰池支脉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石沟梁顶高程1563米),原设计大开挖方案挖深30米,弃方35万方,总投资3479万元,与2019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国有林场保护规定相背离。按原设计实施后越岭段高程仍处于雪线以上(1300米),且与远期拟争取的隧道通过方案形成重复投资,综合考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宁东国有林场保护,实施审批周期和合同工期制约矛盾等,2021年5月,省厅交通技术咨询公司专家现场踏勘,确定了原级改造、增加安保设施优化方案,10月正式批复该段(25+290-K30+504)保护性变更优化设计,与原设计对比,土石方减少42.8万立方米,减少征地226亩,变更后总投资1011万元,减少2468万元。

主体建成后的K25+290-K30+200石沟梁越岭段

——油坊沟村(K19+100-K19+300)7棵大树保护改线

2017年批复的原设计采用二级道路标准,路基宽度8.5米,双向车道,7棵大树位于路基中线(一颗位于边线),需移栽,经与林业和镇村现场研讨,确定技术标准不降、工程投资240万元不增且保护7棵大树的原则,优化变更线位向右侧调整5米,仅增加拆迁危房1处。

始终坚持践行主体责任,唱响安全文明之歌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创建省市级“平安工地”为目标,针对项目沿河溪布线,穿越秦岭山区途径乡镇、村组较多,生态环境、气候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从夯实主体责任、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规范层级制度机制、强化排查检查考核和专项应急演练等方面发力,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大局,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疫情防控零传染的整体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从制度机制建起

安全生产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各参建单位成立了以建设单位为主导,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参与的平安工地创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范(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指导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结合社会环境、水文地质和国家硬性要求,累计印发涉及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防汛防滑、社会维稳等各类文件共计38份,指导施工单位建立了实施有标准、操作有规程、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理单位建立了现场旁站和日常巡查、实时纠偏制度,建设了周隐患排查、月通报机制,建立了立行立改、举一反三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复核机制,将各项安全生产政策、规范和工作要求落实落地,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安全生产,从教育培训抓起

岗位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为切实减少(消除)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工之初就严格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加强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重点环节、关键部位施工班组的岗前技术交底和安全生产培训工作。345国道项目办每年年初、年终,针对安全生产季节性特征,邀请省公路局、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和安康市知名专家教授讲师,以及安康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管理人员,把学堂开在项目一线,为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分析和讲解典型案例,教授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技巧和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随机应变能力,共邀请专家教授讲师等14人次在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施工技术、环保水保培训5次,施工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会议36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521人;开展岗前技术交底培训29次,累计参加培训人员442人。

——安全生产,从现场点滴做起

安全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坚持日巡查周检查月通报制度。345国道项目办业主代表、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现场进行巡查、抽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由项目总监及专业监理工程师下发“日常巡查问题处理通知单”限期整改。开工以来,累计组织开展了“扬尘整治”、“安全生产月”、“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防煤气中毒及安全用电”“防汛防滑应急演练”等专项检查活动98次,消除(减少)安全隐患108处,累计下发“日常巡查问题处理通知单”21份,监理单位累计下发“监理指令”66份,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整体安全有序

疫情防控关系项目整体安全。345国道项目办组织各参建单位全面落实、末端健全“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体系,按照市、县、镇、村防控工作要求,将疫情防控作为确保从业队伍安全、一线民工安全的重要安全生产内容,作为融洽路地关系的重要判断指标,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结合项目实际,制定印发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五一”、“十一”和“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和防控政策调整的关键节点及时传达、宣贯疫情防控要求58份,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组织、动员各参建单位提高站位、统筹协调,列入安全生产经费专项督导落实疫情防控资金约160万元,保障防疫物资、设备充足、使用规范,与安全生产检查同步,专项检查疫情防控6次,坚持就地就近接种疫苗,落实出入工地人员核酸检测、健康监控要求,最大限度保障全体建设者的生命安全,圆满完成了工程施工、道路保通、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系统性任务。同步落实文明创建任务,345国道项目办和施工单位驻地位处省级文明县城巩固提升第十三片区,坚持驻地标准化建设,坚持点滴做起、从我做起,站好“门前四包”责任岗,创造了干净、整洁、优美的驻场、办公环境,达到了路地和谐中树企业形象、展国企风采。

始终坚持五化理念,精心打造品质工程

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以创建“品质工程”为引领,以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五化”管理要求为抓手,以推广“五新”技术应用为举措,质量源头控制、通病过程防治为抓手,针对石沟梁越岭段地处秦岭山区堰池支脉核心保护区范围和冬季道路结冰等区位因素和技术难题,积极向省市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汇报,邀请公路行业专家学者实地踏勘指导,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与长安大学等重点科研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破题提升、现场案例教学,有效促进工程质量达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编制品质工程方案,规范全过程质量行为

345国道项目办结合实际,从建设理念、工作目标、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等方面,组织制定了《345国道新建至宁陕公路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推进年实施方案既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指导施工、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省市创建品质工程相关要求和项目实施方案基本要素、目标、结果规范管理生产和监督行为,主动公示、细化目标、夯实各级责任,激发积极性和使命感,在推动标准化场站建设、应用新的施工技术、提升施工现场标准化、倡导绿色环保施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定期召开品质工程活动专题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判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可控。

——校企广泛合作,理论实践相长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345国道项目办积极引导各参建单位推广“五新”技术应用广,结合项目实际注重加强砌体结构物、“三背”回填、软基处理、填挖结合部、桥涵等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督与控制,组织印发《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实施技术指南》等控制性文件,指导质量隐患早发现、早解决,落实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指出、现场制定措施、现场即时整改机制,从思想源头和生产过程遏制质量通病、工艺通病,使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拓展“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专家教授深入合作,以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为平台,开展“生物质路面修复材料性能优化及融合演化规律研究”、“秦岭山区温拌沥青路面铺筑技术及温拌沥青应用研究”、“蓄盐砂沥青路面主动融冰雪技术研究”和“秦岭生态保护区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技术研究”等专项课题研究论证,并积极参加科技部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专项“陆路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现场试点工作,在项目K41+700-800开展“公路耐久性全息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现场实践,经过校企合作专项课题研究与实践,因地制宜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艺,切实引领和保证了工程质量达标。

温拌沥青、生物质路面修复材料性能优化及融合课题研究

——应用“钉钉”系统,软硬结合加强合同履约管理

合同是项目实施的根本,人员履约是规范管理的基础。项目启动之处,345国道项目办以合同文件为准绳, 2020年5月印发《关于加快合同履约扎实推进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分别在建设单位2处驻地、施工单位2处驻地和监理单位1处驻地安装、调试钉钉考勤管理系统,作为人员按合同履约管理的重要举措。施工、监理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合同承诺投入的人员录入系统实行驻场日常工作考勤打卡,一体化规范管理。安装的钉钉考勤管理系统,集点位监控、无线网络、UPS不间断电源和云端存储等一体化功能,供电、网络、云存储保障完整、运行安全自闭合。截至目前,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累计考勤历史数据共96份,新技术运用基础做起,规范了人员管理、提升了工作效能。

——应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提升计量和质量管理效能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因地制宜贯彻落实“五化”管理中信息化工作标准要求,2020年11月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择优选取2家信息技术服务承包商,搭建了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和质量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工程计量资料和现场试验质检资料一键上传、实时监控、在线审核,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通过计量平台在线实时审批完成11期工程计量,通过质量监控平台实时监督3318份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准确采集、传递、存储,后台保障了建设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云平台登录界面

——规范延伸监管工作规程,确保资金使用效能和安全

在规范签订建设、施工和开户银行三方资金监管协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养一体化”模式特点和实际,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组织管理、技术和财务人员深入研究,着眼保障工程款,特别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2020年7月制定印发了《345国道新建至宁陕公路改建工程资金监管工作规程》、《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明确工程资金性质、使用范围和监管工作操作流程,核心发力点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开户银行共同监督检查的范围延伸至施工单位第三方支付凭证,以常规工程款支出和突发性应急临时性支出(以农民工工资支付为主)两种方式,原则与应急相结合,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切实保障了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截至目前,已完成计量11期,累计支付51家单位共计297笔工程款,其中以常规工程款支出形式支付9家专业分包单位77笔,22家材料设备供应商154笔,6家租赁、外加工、技术服务单位28笔,2家保险服务单位2笔;以突发性应急临时资金支出形式支付9家劳动分包单位24笔,5家钢筋、水泥、沥青原材料供应单位12笔,真正实现了资金专款专用。

——建好“安康交投”公众号,凝心聚力强动能筑风采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认真落实省市发改部门2021年《关于报送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影像资料的通知》和市交投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实时记录省市县各级领导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积极服务重点项目云观摩平台建设工作。按月和季度邀请安康电视台采用联合录制方式,赴项目建设一线采集素材和影像资料。自2021年起陆续向省市发改部门报送6期建设动态视频,累计在“安康交投”公众号、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网站发布宣传稿146篇,动态反映省厅省局行业规范和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法规,宣贯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意见和宁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建设目标,号召学习专家教授团队的建议意见63次。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通过“安康交投”微信公众号宣传主阵地,日志式记录项目建设,环环相扣统一思想认识、步步为营坚定攻坚目标、鞭辟入里凝聚人心,成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举措,也受到各级部门广泛好评。

市县联动企地合力,共同助力保障发展

宁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345国道新建至宁陕项目建设工作,作为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责任主体,成立了以县政府为主导、县发改、财政、交通、自然资源、公安、农业和水利、林业、应急管理、电力电讯等部门和沿线乡镇共同参与的综合协调组织机构,将与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用地手续办理、外围环境联勤保障和征地拆迁各因素纳入综合统筹考虑范围,集中抽调各单位精兵强将,充实到征地拆迁任务一线,运用路警联勤保障机制,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了和谐、稳定的施工环境,确保了现场施工快速推进。

——领导带头,身先士卒作表率,服务项目谋发展

项目开工以来,宁陕县委、县政府主要和分管领导先后14次赴建设一线展开调研指导工作,实地踏勘指导征地拆迁矛盾点、群众安置改善点、环境保障着力点、工程建设困难点、安全环保隐患点推进情况,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综合协调解决各项问题,通过县政府主要和分管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表率,取得了征地拆迁有保障、工程建设有进度、组织协调有力度的大好局面。

宁陕县委书记郑红丹主持召开建设项目协调推进会议

——县镇村合力,路警联动,强力攻坚克难

宁陕县协调办和沿线两个乡镇作为综合协调和征地拆迁的实施主体,在启动征迁工作以来,通过抽调各单位、部门精兵强将,不畏严寒、酷暑服务建设一线,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积极开展群众征迁协调工作,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点,有力的保障的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公安、交警、路政等执法部门是社会稳定的法治保障,更是项目施工外围环境持续向好的坚强后盾。在2021年9月和2022年11月项目全力攻坚“县城至上坝河段油路面铺筑”、“太山庙镇至新建段油路面铺筑”的重点时期,县协调办联合公安、交警、路政等部门成立路面工程施工协调保障组,在现场增设临时交通管制点,专责加强过境社会车辆管制疏导、大型车辆劝返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力保证了施工作业的连续性,使重点攻坚时期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公安、交警、路政联合执法维护交通秩序

路面全线贯通后,适逢元旦春节将至,12月底前完成交安、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依然紧迫,2023年一季度全面交工验收试运行任务依然艰巨,市交投集团公司和参建各单位将接续奋斗、早日圆满收官,从根本上彻底改观新增345国道新建至宁陕段通行面貌,完善省市公路网,方便群众出行、便捷物流通道,提升区域交通功能、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345国道新建至宁陕公路建设,是“科学、合力、勤俭办交通”的生动实践,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功能性国企---交投集团承担的首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全过程推进“建养一体化”“品质工程”的首批试验项目,是宁陕县委、县政府全力落实1.3亿元征迁保障项目,是交通、自然资源、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核心支持项目,是城关镇、太山庙镇和沿线群众完成922亩征地、134处房屋拆迁、688处杆线迁移“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服务的项目,是科技局、长安大学、西安航空学院专家、教授落地5个实用新型科研项目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平台项目,是省市县环保部门精心指导,落实380年麻柳古树等9棵古树保护落实落地的绿色项目,是老党员、老书记、老村民和公安干警分段包干、实时现场化解矛盾的重要成果......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路地共建的炫丽华乐。新建至宁陕二级路,建设的是公路,贯通的是民心,通达的是经济,贯彻的是发展新理念。我们将继续按建养一体化方案,2023年一季度完成竣(交)验收,在5年养护期内继续完善设施,养好护好运营好公路产品,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让广大群众畅享发展成果。

时局日新催人奋进、前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聚力幸福安康,发挥国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勇毅前行,为全市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政协副主席、宁陕县委书记郑红丹,市政府副秘书长沈贵勇,市交通运输局长尹正涛、宁陕县政府县长周锦政、副县长贺海宁,市交投集团杨泊轩董事长、杨少华总经理和华山路桥集团公司纪委书记王新科同志出席现场会。市交投集团公司345国道项目办,以及陕建华山路桥集团公司、陕西建通监理公司、恒万达设计公司、陕西绿馨水保公司、陕西恒健环保监理公司、中盛精诚项目管理公司等现场负责人共同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