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9日11时32分 |
今年以来,安康市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总基调,以破解民营经济活力不强为导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追赶超越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相继印发《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七条措施》和《破解民营经济活力不强工作方案》,设立5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循环经济科技投资基金,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出台系列措施助推非公经济发展。
二是营造发展氛围。成立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企业减负联席会议制度。在主流媒体设立民营经济宣传专栏,及时宣传政策措施、发展动态和先进典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严查“四乱”问题,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强化考核奖惩,完善统计监测和鼓励激励机制,健全考核机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项奖。
三是狠抓企业培育。按照“五个一批”的发展思路,放宽领域、推进创业、扩大招商、加强配套、强化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进城务工及残疾人员自主创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组织实施成长梯队企业培育计划,助推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开展六大专项服务活动,创建“三星”企业,培育“四上企业”,改造提升老企业。
四是强化协调服务。完善企业包联机制,全面启动“双百”工程,实行工信系统百名干部帮扶百户企业,一对一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组织银企对接服务,帮助企业融资12亿元,促使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2家企业在“新四板”挂牌。督促落实减负政策,组织开展政策培训、负担调查、收费检查,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稳岗补贴。
五是推进创新发展。完善创新体系,安康首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在普瑞达揭牌成立,富硒产业研究院等6家科研机构和9家市级众创空间完成组建。强化园区承载,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8.9万平米,新增投资千万元入园企业33户。促进开放发展,组织企业赴重庆、常州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5场次,帮助富硒食品、包装饮用水等重点产业开拓市场。
1至6月份,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59.5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7.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超省考指标1.9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省各市、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