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聚“洪荒之力”助推脱贫攻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1日10时27分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省反馈意见和自查问题的整改方案》(安字〔201742号)要求,市工信局切实增强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省委十条铁规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立足部门职责,结合行业实际,以“1+5”整改方案(即1个整体方案和5个专门方案)聚合行业、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和机关党员干部的攻坚力量,围绕决胜目标明确要求,夯实责任,细化分解到分管领导、到责任科室、到责任人,多措并举确保脱贫攻坚与职能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

一是全力打造信息扶贫“快车”。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了信息扶贫政策措施,将精准扶贫工程列入“十三五”贫困村信息化重点项目。加强对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协调督促,积极推进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城以上光网覆盖率100%,乡镇以上4G覆盖率100%、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率85%,行政村3G覆盖率达68%2016248个脱贫村已全部通网。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加快推进第二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8900万元,带动企业投资近3亿元,703个边远贫困村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光纤宽带进村全覆盖。积极申报争取2017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力争将剩余145个行政村纳入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加快铁塔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新建和共享基站达1200座以上。加快贫困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光纤宽带超过12兆,宽带网络速率大幅提升,通信资费大幅下降,4G网络全覆盖。

二是借力市属国企助推脱贫“东风”。发挥部门职能,下发了《安康市市属国有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动员市属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引导作用,开展各种扶贫帮困。全力以赴支持组建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创新模式,构建脱贫攻坚融资“平台”,当年争取落实省农发行扶贫贷款资金40.59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资金支持发挥积极作用。安康水电联合实业公司包抓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每年为贫困村解决帮扶资金15万元。坚持输血造血并重,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油茶种植、畜牧养殖等技术讲座,为贫困户传经送宝,培养致富能手。

三是调动民营企业形成攻坚“合力”。立足行业特点,制定了《安康市工业和非公企业助推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协同发力,吸纳带动更多困难群众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按照“三查三定”要求,制定《汉阴县城关镇自强金海岸小区移民搬迁示范点包抓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夯实示范点包帮任务。市县工信部门对吸纳扶贫类搬迁群众较多的企业,财政类项目资金优先扶持;采取工业集中区(重点企业)+种养基地+贫困群众精准对接模式,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推广社区工厂建设经验,鼓励支持企业在镇村创建扶贫车间或加工点,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仅2016年全市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吸纳贫困户就业300余人。

四是举全局之力确保帮扶村“摘帽”。按照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下达2017年度行业扶贫和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任务的通知》(安脱指发〔20174号)要求,制定了《2017年新星村脱贫攻坚包抓帮扶工作方案》,突出重点抓扶贫,精准施策抓落实,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吃透政策,摸清底数,与省、县帮扶单位和村组形成攻坚合力。强化精准识别,完善信息资料,确保贫困户进入、帮扶、退出精准,“四率一度”达标。夯实“一户一方案”帮扶措施,真正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发挥大户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短期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长期产业突出产业基地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收尾完善。加强组织领导,调整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责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充实扶贫工作队力量,在原有1名副县级领导带队,2名科级干部为队员的基础上增派1名副县级副研员驻村帮扶,确保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工作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