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6日15时18分 |
为全面掌握全市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提升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水平,促进全市国资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安康市国资委根据2016年度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年报汇总结果,对2016年度全市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形成了《安康市2016年度企业国有资产运营分析报告》,这是安康市首次发布企业国有资产运营分析报告,标志着安康市国资监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全市纳入2016年度国有资产统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数为88户,资产总额323.67亿元。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市本级17户,资产总额244.3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5.48%;县区国有企业71户,资产总额79.3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4.52%。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第一产业8户,资产总额6.0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87%;第二产业25户,资产总额32.32亿元,占资产总额的9.99%;第三产业55户,资产总额285.28亿元,占总资产的88.14%。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独资企业43户,资产总额288.20亿元,占总资产的89.04%;国有控股企业32户,资产总额34.78亿元,占总资产的10.75%;其他企业13户,资产总额0.69亿元,占总资产的0.21%。按经营规模划分,中型企业6户,资产总额234.61亿元,占总资产的72.48%;小型企业29户,资产总额21.32亿元,占总资产的6.59%;微型企业53户,资产总额67.74亿元,占总资产的20.93%。全市纳入统计的国有企业负债总额218.33亿元,所有者权益105.34亿元,营业总收入27.35亿元,上缴税费1.6亿元,净利润2.44亿元,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分别为0.09%、67.45%、2.93%、102.03%。
安康市国资委通过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成果、企业财务状况等指标和数据的系统分析,总结出了全市企业国有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国有资本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运营效率亟待提高;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国有资本收益率低;三是企业财务状况较差,亏损面较大;四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五是主业不突出,企业缺乏竞争力;六是企业高素质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严重不足。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认真梳理和全面分析,结合中、省、市国企国资相关政策,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市属企业建立“三会一层”科学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建设,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产业整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方向,治理能力、发展能力及发展前景相对较差、企业资产总体上处于低效、无效状态的企业,组织实施改制重组,对长期亏损的小微企业、“僵尸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企业发展困难的实际原因,对确无存在价值的企业,及时通过破产清算等法律手段进行处置,盘活土地、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三是突出主业,把国有企业主业做强。全面梳理国企主业,明确发展战略,将资源配置集中到主业上,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在核心主业中深耕细作、精雕细刻,创出一流服务,争创一流品牌,赢得市场,增强国企影响力。四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完善投资决策、过程监控、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深化企业内部分类对标考核管理,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五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企业加快“三项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注重对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备和选拔,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六是切实加强县区国资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各县区国资监管的指导监督,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国资系统整体工作水平,逐步构建“大国资”工作格局。
近年来,安康市国资委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监督工作,专门邀请省国资委有关领导和软件专家对全市国资统计、财务快报等业务开展培训,国资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企业财务快报工作逐步实现市级和10县区全覆盖。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体系,切实把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当作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深挖数据价值,深化统计数据分析和统计成果应用,为全市经济运行和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