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2日01时05分 |
在三沈故里、人文汉阴,厚重的书法文化底蕴,广泛融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作为文化领域的书法未能与产业化发展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书法之乡的创建和书法文化的进一步普及。
为破解这一难题,县电商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媒,搭建互动平台,于9月7日召开汉阴书法文化产业化座谈会,实现了县书协二十余位书法名家与4户电商企业老板的有效对接,为借助电商平台深度推介汉阴本土书法文化,打造汉阴地域书法文化品牌,做出了有益尝试。
随着汉阴“中国书法之乡”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无论男女老幼,爱好书法、欣赏书法蔚然成风,人们临帖习书已十分普及,一大批书法骨干健康成长。目前,全县已有中书协会员2人、省书协会员31人、市书协会员55人、县书协会员300余人。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强劲东风,少数勇于尝试的本土青年书法家主动接近互联网,与敬墨斋书画、秦邦书画、淇淇文化、翰逸书画等电子商务公司开展合作,借助天猫商城、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推出汉阴,走向全国,部分作品远销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互联网的出现,为汉阴新生代青年书法家带来了更加宽广的营销、推介和宣传舞台,但在中老年书法家看来,电子商务与书法联姻显得既陌生又遥远,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久居闺中无人识”。如何打破传统思维,推进汉阴传统书法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更好地对外宣传推介汉阴,座谈会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县书协名誉主席王敬群首先对电商办所提出的“互联网+书法” 倡议大加赞赏,鼓励书法家们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脉搏,支持文化企业,共同拥抱“互联网”,为汉阴书法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中书协会员、县书协副主席张正生、县书协常务副主席沈勇、秘书长文上达、沈俭等二十余位与会书法家,畅所欲言,共同分享了各自对电子商务推广传统文化的认识、思考与建议。电商企业的老板们被书法家们的热情所鼓舞,纷纷与老师们深切交流,在产品市场定位、书法形式选择、运营方式改进、合作互动方式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为推动“互联网+书法”这一新兴产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商办主任、县书协副主席李祚文在主持座谈会时表示,汉阴书法文化底蕴深厚,书法文化产业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组织举办书法家与电商企业的交流活动,旨在建立长效的书法文化产业化合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流互动机制,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联盟,让汉阴更多的书法家、优秀的书法作品通过互联网走出汉阴、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文化电商产业中来,中国书法之乡创建的目标将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