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实现工业发展宏伟目标--对安康市“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7日02时36分  
 

 

“十三五”时期,既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席卷而至,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竞争加剧的经济增长变革期,更是我国经济逐步迈向新常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安康市作为陕南循环发展重要一极,应充分利用好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和生态潜力等比较优势,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和秦巴连片扶贫等发展机遇,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在特色工业领域树立竞争优势,以构建“安康生态循环产业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正当其时。

努力实现工业总量翻番

“十三五”时期,安康市工业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到2020年,工业经济的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总量比“十二五”末翻一番,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左右;工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占全省的比重达5%以上;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以上;非公经济占比突破60%;打造5个年产值过100亿元工业园区,10户年产值过10亿元、4户年产值过30亿元工业企业,形成1个国家级高新区、2-3个省级经开区、多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梯队发展的格局。

建立健全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秦巴明珠、生态安康”既是安康的城市形象定位,更是安康市工业发展的核心要义,要求安康市工业发展应避免走重化工业过度发展的老路,而是以绿色化、特色化和智能化助推全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循环发展。“十三五”时期,安康市将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按照拓展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以富硒食品产业为特色主导,新型材料为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为战略培育,现代服务业为配套发展的生态循环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区域极具特色的安康工业升级版。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富硒食品产业。以持续提升“中国硒谷”地域品牌影响力为目标,珍惜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富硒资源,坚持基地化培育、集团化整合和项目化实施,将富硒产业打造成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到2020年,实现年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22%,构建骨干产品品牌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明显、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格局,建成中国富硒产业基地,打造中国富硒电商第一市。

安康丝绸产业。鼓励和支持丝绸企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深入发掘安康丝绸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在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和提升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在纺织工业的棉纺织(印染)、服装、家用纺织品、茧丝绸等重点行业领域取得突破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到2020年,力争全市安康丝绸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巩固提高支柱产业

新型材料产业。紧跟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以锑、铅、锌、钒、钼、钽铌等资源为依托,优先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以重晶石、毒重石、硅、石墨、绢云母等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发展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和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到2020年,全市新型材料产业产值力争突破90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45%左右,建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紧跟“工业4.0”发展趋势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契机,依托安康毗邻重庆、武汉、十堰、西安等汽车发展重点城市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紧紧围绕中、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抢抓陕西省政府打造“千亿陕汽”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省内配套,立足南水汽配、旬阳宝通、白河神达、俊达等骨干企业同时,积极链接高端资源,加快培育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制造装备和节能环保装备。到2020年,力争全市装备制造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引进集科研、生产、营销、资金、品牌、管理为一体的大医药集团为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发挥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我市镇坪县的机遇,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以中药材物流中心和药源基地建设为抓手,提升成药生产、转型黄姜皂素、做精植物提取、壮大中药饮片,培育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到2020年,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创立“秦巴药材”知名品牌,打造西部生态养老保健基地。

清洁能源产业。“十三五”建成汉江旬阳、白河水电站,力争全市各类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突破达到500万千瓦(其中水电突破250万千瓦),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全市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壮大,建成区域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发展为契机,依托安康高新区等工业园区,主动加强与三星、华为、联想等大企业集团的衔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现有产品的层次和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到2020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亿元。初步建成链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培育成我市潜在支柱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时期,节能环保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要按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围绕尾矿渣循环利用、水处理、高效照明、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环保设备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作为发展方向,探索建设虚拟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旬阳县环保产业园项目、氧化锌废渣回收有价金属扩建项目、年产10万台室内智能换气净气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力促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

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

“十三五“时期,安康市中小微企业培育将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和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思路为指导。涉企各部门将深入贯彻中省市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发展氛围,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市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2万户以上,从业人员突破50万人,营业收入3600亿元,非公经济占比位居全省前列。

实现目标的战略举措

加强领导,坚持规划引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制度、规划和政策的推动落实,加强不同领域规划衔接,促进规划联动,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建设生产经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园区承载,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破解立地条件制约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园区的承载和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工业园区“雁阵”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聚集发展,着力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扶大助强,引领转型升级。加大构建“安康生态循环产业体系”战略的实施力度,围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项目加快进度”开展各项工作,通过抓主抓重,以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以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提升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优化环境,助力企业成长。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追赶超越的生命线,把整治“为政不为”作为提高服务企业水平的着力点,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协调企业融资难题,清理涉企收费,提供用地保障,严格兑现奖惩等措施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壮大市场主体的总量,提升规模工业企业的数量,力促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