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13时24分 |
安康工业发展报告专题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它是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涵盖了三大产业中非公企业、非公非企业经济组织。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64.75亿元,占GDP的52.91%,居全省首位,目前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依据现行统计制度规定,非公企业既包括注册为企业的非公企业,还包括个体经营户和非企业法人单位,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部分。由于非公经济是评估测算数据,加之部门分工,因此,本报告仅以非公企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发展现状
据中小企业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除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外,全市非公企业11.17万个,从业人员43.70万人,资产总计815.39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99.92%、98.33%和82.38%。2014年,非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01.41亿元,实现利润134.65亿元,提供劳动者报酬93.89亿元,分别占全市中小企业的95.34%、97.65%和96.89%。
(一)一产比重较小
在全市非公企业中,一产企业户数0.60万个,从业人员3.11万人,资产总计30.64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5.37%、7.12%和3.76%;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实现利润6.23亿元,提供劳动者报酬5.56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2.86%、4.63%和5.92%。
(二)二产占比较大
二产非公企业户数2.33万个,从业人员21.49万人,资产总计610.02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20.86%、49.17%和74.81%;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9.48亿元,实现利润96.21亿元,提供劳动者报酬55.06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75.60%、71.45%和58.64%。
(三)三产企业最多
除一产、二产外,其他为三产企业。截止2014年底,全市三产非公企业户数8.24万个,占全市非公企业的73.77%,为全市非公企业户数最多的产业。但是,三产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劳动者报酬等经济发展指标仅占全市非公企业的21.54%、23.92%、35.44%。
(四)工业贡献突出
工业企业户数1.76万个,年末从业人员15.35万人,资产总计533.45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15.75%、35.12%和65.42%;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964.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8.41亿元,提供劳动者报酬45.39亿元,分别占全市非公企业的68.79%、65.66%和48.34%。
在非公企业的带动下,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自2011年开始,全市年均新增企业1.42万个,年均增加从业人员3.35万人,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5.20%,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64.88,年均提高5.12个百分点,连续四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称号。
二、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固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必将衍生出规模小、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利因素,与大型企业相比,融资难、人才缺、负担重等发展难题日益显现。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以来,国务院及各相关部委先后出台的一系列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都是直接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些发展难题而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我市非公企业发展较快,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据中小企业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纳入中小企业统计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户数仅为85个,其他均为非公企业;非公企业中仅有2户大型企业、46户中型企业,其他均为小微企业,因此,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人才缺、负担重等发展难题,在全市非公企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形势分析
(一)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1996年、2002年颁布了《乡镇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2009年出台了“非公36条”和国发36号文件;2010年、2012年印发了“民间投资36条”和国发14号文件,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在省级层面上,2007年,省人大颁布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省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发展完善我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省方针政策,自2004年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议》、《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决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富硒和涉水等重点产业,并出台扶持政策,目前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双创”带来发展新机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扶助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并将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新引擎纳入政府施政纲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各级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举措,是促进发展调速不减势、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带来了非公企业大发展,那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将会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力度,充分调动创业创新热情,必将为非公企业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据不完全统计,自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 国务院30余次常务会议研究事项涉及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3份文件53项政策,相关部委出台7份文件52条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
四、工作措施
非公企业发展工作涉及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市工信局作为非公企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牵头部门,理应充分发挥牵头部门工作职能,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以市政府《关于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工作措施的通知》精神为指导,督促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发展氛围、完善服务体系、做强工业经济,进一步促进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确保2015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11%以上。
(一)抓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搜集、整理国家和省市有关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编制成册向相关部门和所有企业法人单位发放;组织召开政策法规宣讲咨询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在市工信局机关网站上设立政策法规宣传专栏,收集并及时发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的最新动态。二是强化典型引导。长期与安康日报社合社,组织开展了“循环发展、工业强市”征文活动;与安康电视台合作,开办“青年创业汇”电视专栏已于4月13日开播;与安康广播电台达成合作协议,在6月底前开办“双创故事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准备创业者“分享创业故事,成就创业梦想”。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半年开展专项督查,督促指导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季度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通报情况,找出问题,制定措施。
(二)抓资源整合,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机构。督促各县区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服务部门,加快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机构,培育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充分发挥企业减负牵头部门职能,督促相关部门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落实涉企收费政策,坚决抵制“四乱”现象发生。三是不断创新融资服务。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协调金融机构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加大信贷投放规模,创新信贷产品;探索企业股权融资模式,支持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协调相关部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五是强化财政资金引导。鼓励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用足用好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作用。
(三)抓协调服务,做强工业经济
一是加大规上工业培育。对产值在1000-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进行排队,确定培育对象,分解培育任务,落实培育责任,使其尽快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和PPP模式,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依托园区完善的服务功能和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园区产业。三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继续开展大中城市对接促销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扩大地产品销售;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建立地产品名录数据库,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四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质量管理和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申报技术研发中心、创新示范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五是强化工业企业帮扶。落实帮扶责任,制定考核办法,强化工作督查,充分调动帮扶部门职能,积极为帮扶企业搞好协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