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的“工业台面”——美丽乡村的平利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1日09时26分  
 

 

对平利这十年的工业状态,县委书记吴平用“大发展”来形容。

这确实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年。平利县经济贸易局提供的一组数工业在平利能上得了台面,基本就是近十年的事。只是当初谁也没料到,这会是一个如此突飞猛进的十年。

2008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前十县之后,平利在随后的四年里持续跻身工业增速全省前十县,2013年又获评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

全市领先,全省瞩目,从2004年到2014年,一个历时十年的跨度,见证着平利这个传统农业大县,如何依靠新型工业强势崛起。

24%63%

据显示:2004年,平利国有及规模企业仅5家。到了“十五”末,全县规模企业达到9家,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52434.5。“十一五”末的2010年,规模企业达到30家,三次产业结构比刷新为28.344.227.52013年底,平利规模企业总数达到49家,实现增加值28.33亿元,最新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63:18

对平利的工业发展,县经济贸易局副局长何忠刚脑子里有一本清晰的账。据他介绍,以前平利几乎没什么工业,最多也只是一些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家庭小作坊,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企业,如筷子厂、地毯厂等。真正的起步是从2004年开始,以民营化为取向,加大产权制度改革。 2006年,平利提出了“工业兴县”的口号,招商引资成为平利工业发展的一大利器。2006年到2009年,平利工业实现了脱胎换骨。随后,确立了建设陕南经济强县的目标,开始大力实施“产业兴县、循环发展”战略,朝着“产业集群、园区承载、招商引资、循环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迈进,成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四年。2005年平利的工业总产值只有3亿多,现在已经达到80多亿元。 对于“快”,平利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大企业的进驻。金龙水泥、宝林矿业、凯瑞斯服装等企业的加盟,让平利工业有了质的飞跃。企业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转型升级得以实现,产品精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不论是对平利的税收贡献,还是带动群众就业,都体现得非常明显。

县长郑小东说:“通过十年时间,我县工业基本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工业发展上,主导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这五个方面,不仅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转变,也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突破发展。”

开启“大买卖”时代

在平利的工业体系中,金龙水泥是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这个2007年通过西洽会招商引资得来的项目,让平利工业充满了底气。

总投资4.8亿元,4000吨的日生产能力,让即便位于长安镇石牛村深山的金龙水泥有限公司,也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为什么会选择平利?公司行政副总金庆明说:“我们这个项目,县里很重视,县上领导亲自到陕西省发改委去争取,当初174户的征地拆迁和“三通”工作都是平利政府部门做好的。县上还专门为我们建了一个35万伏的变电站,经贸、环保、发改等部门,只要有需要,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协调,我们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环境。”

610,记者置身于偌大的厂区,只听到机器轰鸣,看不到黑烟和灰尘。绿地、花坛、草坪,每片叶子都绿得发亮,干净清爽。同行的平利经贸局经济运行股股长冯起霞介绍说,按照循环发展、生态立县的思路,现在所有工业企业在环保问题上都不打折扣。金龙水泥厂2010年底建成投产时,剩余的热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也带来了资源浪费。2012年,公司加了一条8兆瓦的余热发电配套线,通过对废气的回收加工,供给自己所需的部分电量。

投资7000万元上马的余热发电配套设施,一年能够带来近2000万元的收入,满足工厂1/3的用电量。如果没有后来追加的这个明智之举,企业满负荷运转一年,要给供电所缴纳5000万元的电费。金庆明说,窑头窑尾他们还安装了2台最先进的电带除尘器,至今企业投到环保上的钱有1.3亿元,占总投入的20%。不过产品产量和销量一直都不错,即使全年满负荷生产,销售率也能达到97%,基本不会出现积压的情况。安平高速公路的修建,更是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金龙水泥纳税2000多万元,成为平利工业企业中的龙头老大,无论在效益、管理还是配套设施上,都堪称一流。

“重晶石是平利的一大宝,过去以开采销售原矿为主,‘人参’卖出了‘萝卜价’。为改变现状,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新型技术激活产业内在动力,以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核心竞争力,使重晶石产业逐步形成了循环发展格局。”提起重晶石产业,何忠刚感慨万千。

该县境内重晶石资源已探明储量约为4000万吨,远景储量8000万吨,矿体18条,储量和品位居亚洲之首。但由于长期以来,企业矿产开发仍停留在出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初级阶段,成本高,效益低,守着“宝山”还哭穷。而据市场调查,重晶石原矿加工成矿粉后每吨销售价格将增长2.7倍,如果深加工成钡盐系列产品每吨销售价格将增长9倍以上,上缴国家税收也将同比增长。痛定思痛,该县决策者形成共识:必须要珍惜好这些宝贵资源,走精深加工、循环发展之路,就地实施资源转化,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观念一变天地宽。20122月,平利县十七届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切实贯彻循环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重晶石深加工产业的方案》的决议,同年5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重晶石循环产业发展的意见》,借助陕西推进陕南循环发展的东风,确定用35年,至少培育2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晶石深加工企业,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创税3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

“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引来“金凤凰”。宝丽通重晶石粉、中恒公司重晶石粉、安得利10万吨环保涂料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境内,全县精深加工企业达到13户,其中粉厂10户、钡盐等深加工企业3户,产能设计为年加工重晶石粉150万吨、钡盐10万吨、粉体材料4万吨。201212家原矿开采企业年开采原矿为80万吨,已投产的9家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7亿元,市场主导了重晶石原矿不外卖,重晶石产业撑起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以金龙水泥有限公司和重晶石产业为旗帜,平利的一批传统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一些新增企业相继进入规模以上序列并不断发展。宝林矿业、光华精工、女娲茶业、通达刷业、康界水泵、凯瑞斯服装、中润亿家等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实现了脱胎换骨,并通过自身的崛起,成为推动平利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中坚力量。而上海宝钢、兆源、中石油等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的安家落户,更是让平利工业开启了“大买卖”时代。

“产业群”里新天地

“一区三园”,是平利工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区”指平利工业集中区,“三园”包括老县新型材料产业园、陈家坝绿色产业园和长安茶饮产业园。就是这“一区三园”,让平利工业布局形成了自己的“群”。

投资和项目建设成为促进县域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后,平利基本建成了以水泥、钡盐、萤石精粉、加气砖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群,以茶叶、绞股蓝、腊肉、山野菜、农副产品等为主的富硒食品产业群,以水电开发、余热发电、节能灯具等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群,以管桩端板、电机制造、康界水泵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和以茧丝制品、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重晶石粉、固体水性涂料、硫酸钡、硫化钡、水泥、白厂丝、茶叶、绞股蓝、山野菜等为重点的工业产品,已经有了30多种。

平利的普通老百姓,也从工业的十年变迁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从2004年到2014年,平利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从1000人变成了2万人。金龙水泥所在的长安镇石牛村,因为厂区道路建设的配套,村民出行方便了不少。村里新房子越盖越多,越来越好,很多家庭出现了水泥厂的双职工,一个月挣好几千,还能顺便照顾家里。土地流转给公司的村民,家里有60岁以上老人的,公司重阳节和春节每人每次各给300元慰问金。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可以到公司领回800元钱。而金龙水泥有限公司矿区所在的兴隆村,村民为企业每拉一吨矿石,公司给村里补贴1元,仅此一项,兴隆村一年能存100万元。

但冯起霞认为,更深层次的改变,还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村民以前自由惯了,一开始到企业上班很不适应,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一系列规章制度因此出台,相关部门也深入厂区对村民进行培训,村民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零散部队”最终变成了“正规军”。

在何忠刚看来,平利工业其实还有强大的后劲。一旦安平高速通车,交通瓶颈被打破,平利丰富的资源,就会变成源源不断的财富。“仅八仙镇就有4万多亩中药材,还不包括野生的,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