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10时27分  
 

 

为切实掌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合理调整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布局,科学谋划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业化建设进程。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带领县经贸局领导班子及业务骨干紧扣县情实际和工业发展现状,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我县被列为水源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特点,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战略部署、2012年以来市领导到镇调研所提山林经济等指导性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同时深入企业和相关部门开展调研,认真查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破解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工业现状与特点

(一)现状。镇坪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渐大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总产值由七、八十年代的不足10万,增长到九十年的近1000万元,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工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进展,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医药、能源、新型材料等为主的四大特色工业格局,全县工业增长逐年攀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 8 家。“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全县工业累计完成产值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达到3.6亿元。预计到2013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可实现产值9.3亿元,较2010年增长158%,年均增长52.7%,规模企业发展到14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户,过5000万元企业9户,过2000万元企业3户。工业对财政贡献逐年增强,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预计上交各种税费230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55%以上。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30%提高到2013年的48.7%,远远超出一产和三产的发展速度,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拉动作用。

1.四大支柱特色产业建设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工业初步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基本格局。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4户,其中过亿企业有1户(鸿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生产行业分,有饲料加工企业1户(渝康饲料厂);富硒食品加工企业1户(美味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矿产业9户(分别是大河煤矿、茅坪煤矿、谢家坡煤矿、余老二湾煤矿、刘家台煤矿、张家坪煤矿、陈家湾煤矿、桃园煤矿、鸿利矿业有限公司);电力工业2户(水电联合开发公司、桂花水能公司);新型建筑材料生产业1户(居安环保建材公司)。

2.品牌建设和主要工业产品开发情况。目前,镇坪县主要工业产品有:腊肉、煤炭、电能、新型环保建筑材料、饲料、石材、五味子与猕猴桃饮品,富硒矿泉水、绞股蓝总甙片、葛根素原料药、中药饮片等。镇坪县美味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乡肴”牌镇坪腊肉,2008年获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称号,荣获省级著名商标;2012年,该企业荣获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乡肴”牌腊肉系列食品荣获中国著名品牌。

3.园区(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镇坪县现代绿色工业集中区于2008年开始建设,20096月列入全省第二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59平方公里,采用“一轴、两片、四集群(区)”的规划布局,规划范围涵盖整个南江河流域。近几年来,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主管局的关心支持下,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将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立足区域特色优势,努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集中区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引进入园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止2013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2亿元,工业项目投资4.7亿元,入园企业达到 34个,完成产值4.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7.7%

4.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截止2013年全县预计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达到 2650个;从业人数达到 7360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 1491个、1185人;完成总产值 18.7亿元,较2010年增长133.75 %,非公有制经济对镇坪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加大。

(二)特点。从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特色工业发展、企业总数及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调整来看,总体呈现“两新、两增长”的特点。

1.“两新”即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新跨越、特色工业呈现新亮点。在工业经济总量方面,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末期2010年的4.5亿元,增长到201311.8亿元,年均增长87%,以工业为主体的二产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8.7%,比2010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由“十一五”末的3.6亿元,增长到20139.3亿元,年均增长52.7%;预计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年均增长87%。在特色工业发展方面,2013年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矿产业产值预计完成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71%以上份额;特色食品加工业取得新进步,县腊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镇坪腊肉”成为市级名牌产品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荣获省级著名商标,被农业农村部正式认定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医药工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制药厂2013年重新取得生产许可证,为我县医药产业后续发展带来新的转机;电力工业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3个干支流电站建成投运,现装机容量达到7.4万千瓦,为我县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建设的居安环保建材公司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运行并通过省级审批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盘子,为镇坪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作用,以石材加工为主的新型材料工业活力增强,鸿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的优质石材,形成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生产能力,并取得外贸出口经营许可,填补了镇坪无外贸出口企业的历史,为新型材料工业规模扩张增添了活力。

2.“三增长”即工业企业总数、经济效益逐步增长。在工业企业总数方面,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528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4户,规模工业实际较2010年增长5户。在企业经济效益方面,2013年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5100余万元,同比增长5.6%,上交各项税费2300余万元,较201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71%。工业的快速增长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03040调整到2013年的19.648.731.6,第二产业净增长18.7个百分点。

二、困难与问题

从纵向比较来看,镇坪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横向比来看,把镇坪放到全省或全市以及周边县区的发展背景下去对比,就不难发现,镇坪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工业化水平还很低,技术装备还很落后,高新技术企业空白,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一)从经济结构来看。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虽然占据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占全县GDP47.8%),但总量仍然较小,在全市居于末位,2013年镇坪县规模工业产值仅占全市总量的1.4%,人均占有量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从企业结构来看,规模工业主要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开发为主(矿产业占规模工业企业总量的64%,工业总产值占71%),这些企业起点低、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技术改造升级后劲不足;从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水平看,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仅有1户(实际产值远未达到),企业的品牌没有做出来,整体综合能力不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唯有我县居安环保建材公司一家。

(二)从近几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从横向比较看,镇坪的工业总量与汉滨、旬阳、石泉等大县差距明显,与宁陕、岚皋等实力相近的县比较,发展明显滞后,距离逐渐拉大;就增幅而言,工业产值、增加值、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镇坪四大特色工业生产经营来看,食品工业生产经营品种结构不优,市场的开拓能力不强,面临周边地区同类食品加工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医药产业层次低,企业产品市场销售不畅,缺乏后续产品支撑,总体上还处于研发与粗放型增长,目前全县唯一一家制药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况;清洁能源产业虽然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产业开发链条的进一步延伸需要一个过程,载能工业目前处于空白,总量短期内不可能做的很大;以水泥制品、板石为主的新型材料工业,由于受特定的市场销售范围以及运输成本、国内外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短时间难以有质的跨越;作为镇坪工业产值中比重最大的煤炭工业,由于处于国家及陕西省规划功能定位限制区内,加之资源的逐渐枯竭而趋于发展的颓势,同时由于国家安全生产与行业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面临着门槛提高、投入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海外煤炭对国内长江沿线市场的冲击,我县煤炭工业已经呈现出严重下滑的局势。

(三)投资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一是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对于我们这个远离交通主干线的山区县来说,根本不容乐观,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硬环境,造成招商引资难、构筑融资平台困难多,投资的软硬环境亟需进一步改善,谋划实施大项目的意识仍需继续增强,节能减排、土地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与发展产业的矛盾依然突出。二是企业融资难、生产建设资金短缺的瓶颈尚未破解,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成效还不够明显,缺乏好项目和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受限。近年来虽然省市对我县工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受县本级财力不足的影响,对工业的投入缺乏明显有效的举措,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镇坪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发展实力有待进一步评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数字出现人为虚高,与实际情况发生严重偏差。这种现象严重违反了《统计法》的要求,造成人为的行业风险不断增加,更为主要的是严重误导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预计全县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上报数在9.3亿元,而据我们这次调研了解到,实际产值不超过4亿元,出现的数据浮高水分在57%以上。加之主管部门现有的人员结构与对企业的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镇坪尚未迈入工业化初期的门槛,镇坪工业化水平总体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与机制还不完善,面临着扩量提质调结构的多重压力,因而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任重道远。

三、措施与建议

(一)科学定位,着力打造四大循环工业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以循环发展为主题,科学规划布局,突出规模经营,做强工业经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山林特产加工、新型材料四大循环工业;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和“飞地经济”,建设工业集中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产业链,推进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及产前产后服务业的产业协同;开发大市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品牌,聚集生产要素;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全民创业,增强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机制改革,通过一、二、三产的循环式组合,以外部规模经济克服工业企业内部规模不足的问题,探索一条符合镇坪实际的,以高附加值的精品工业、特色工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优先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充分利用镇坪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围绕生猪、土豆、玉米、乌鸡、茶叶、食用菌和魔芋等产品,实施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打造陕西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富硒食品加工生产经营产业链,实现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借力“镇坪腊肉”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依托农业示范园和养殖大户,发展富硒绿色鲜猪肉、低温肉、分割肉、腊肉、牛羊肉及其深加工产品。充分挖掘镇坪野生猕猴桃、五味子、天然蜂蜜的功能性食用价值,打造功能性饮品产业链。

2.突破发展医药产业。集中优势资源,使生物医药产业突破发展,成为镇坪工业的支柱产业。一是建设地道中药材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科研”的运作模式,积极推进GAP认证,全面实施药材基地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镇坪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林麝养殖技术优势,扩大林麝圈养规模,发展农户养麝,将镇坪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把镇坪建成名符其实的国家中药材基地县。二是稳步发展中药饮片等中间体加工产业链,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市场进入标准。三是重点打造四大中药产业链,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先进适用技术。以镇坪县制药厂、西安安得药业为龙头企业,重点打造玄参-饮片-玄参提取物产业链;葛根-饮片-葛根素-黄豆苷元片产业链;五味子-药酒产业链;黄连-饮片-黄连素提取产业链。四是以县制药厂与中国药科大学的科研合作为突破口,争取在镇坪县建立中国药科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信息平台。

3.加快发展山林特产加工业。镇坪山林特产资源丰富,种类多,但规模小,真正具有工业化开发价值的项目并不多。要依托资源优势,打响生态品牌,选择几项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能够形成规模的产品,从建设基地入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实施种养大户、合作社的产业化组织方式,建立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共同开拓市场,做大做强。加大特色林果科技开发力度,加快竹笋、木耳、蕨菜等山野菜种植基地建设,采用先进的加工、保鲜、处理、包装等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4.稳妥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加大地质勘探力度,摸清家底。依托镇坪丰富的钛磁铁矿资源和含钒石煤资源、板岩和花岗岩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引进环保型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新型材料工业。一是要着力打造钒材料产业链。镇坪含钒石煤资源比较富集,长期以来仅作为生产动力或生活取暖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今后我县应进一步将含钒石煤资源作为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做长产业链和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才有可能获得大的发展。二是打造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依托居安环保建材股份公司新型环保型生产技术与设备、鸿利矿业公司市场基础与工艺,打造以板岩、大理石、煤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和天然装饰材料产业链。三是借助2014年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找矿行动,邀请省地质勘探公司来镇坪对金属矿资源、石煤资源和板材资源开展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寻找优势矿种并摸清家底;尽快与大公司合作,开展含钒石煤的综合利用,打造环保型钒产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建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

(二)培育主体,提升工业经济总量。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必须要做到抓大不放小,着力培育新型工业市场主体,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培育措施,促进新型工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与培育小微企业、家庭加工业等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在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社会保险、证照办理和规费减免等方面予以优惠,优先提供场地、解决流动资金、建立帮联制度等扶持政策。根据职能部门职能与各镇产业发展基础,把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列入相关部门和各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充分调动部门与各镇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发展中不断注重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促进我县新型经济主体增量、扩规、提质,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园区承载,发挥产业集群地聚集效益。工业园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开发土地、减少公共设施投入、降低污染治理费用的作用,特别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供了有效途径。一是发挥镇坪现代生态工业园区作用,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基础,以工业集中区为承载,依托镇坪生态优势,加大三次产业的融合力度,全面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围绕富硒农林特产资源、中药材资源及矿产资源,加快产业链延伸,重点建设富硒农林资源精深加工、新型材料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二是着力打造安康高新区镇坪工业示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做活“飞地经济”的总体要求和“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立足“镇坪建基地、安康做市场”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等高新技术产业,从优化资源配置出发,招大引强,吸纳有实力的客商、镇坪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入驻园区,特别是要把有污染的企业集聚到安康工业园区办企业,从而使镇坪的青山绿水得到保护。

(四)务求实效,建立健全循环工业发展保障机制。

1.转变职能,提升工业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松绑放权,凡是企业、行业协会能够自己管理的事,可以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将相关事务移交行业协会管理。充分调动、激发企业及其它社会群体、人民群众实施循环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管理转型促进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加快镇坪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科技研发、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商贸酒店、住宿餐饮等生活类服务业以及新型社区服务业,为投资者提供亲商环境,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政策支持,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方便。

2.改善硬件,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设施是循环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统筹规划供水、供电及通讯、文教、卫生等事业,优先安排重点建设项目所需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对投资道路、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优先取得所投资项目的冠名权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权,建成后可出卖、出租或转让。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力,抓住国家实施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及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重点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依托城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形成产业聚集区和城镇建设互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新格局。积极申请争取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对全县矿产资源进行勘探普查,摸清家底;同时,引入矿产企业和社会多元化投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勘探投资机制,重点加大金红石、石煤、瓦板岩和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增加资源储量和矿产地储备。

3.加大投入,提高工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主动衔接省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贴息、补助、投资和技术改造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建设集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咨询为一体的镇坪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和创业服务。建立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点对企业技术改造、更新生产装备、采用循环经济技术和环保治理技术的,县上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支持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加工贸易,争创国家、省级、市级著名商标、著名品牌。鼓励资源向名牌企业倾斜,推进以名牌为纽带的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产品链、信息链、服务链、资本链。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扩张规模。

4.银企沟通,改善工业发展融资环境。加强银企沟通,政府引导,及时向驻地金融机构反映发展政策、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争取银行加大对企业内涵式发展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改造、产业链延伸等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积极培育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方式建立国有控股的镇坪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引导、规范和创新担保公司运作方式,解决好循环工业发展中新增小微企业创业、现有企业扩大规模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5.对外开放,提高工业发展的合作水平。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方案” 实施的战略机遇,加快建立镇坪与京津等受水地区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主动出击环渤海经济区,围绕循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一批产业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以生态优势和特色资源为纽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项目推介,重点引进科技型、创新性、补链型企业和项目。吸引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家到镇坪投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

6.聚贤集能,发挥人才对工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实行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良好氛围,为循环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决策型”、“管理型”、“技术型”三个层面的人才库,推行人才优惠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强与中国药科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合作,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重点是培养一批产业化项目策划人才、投融资人才和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技术精湛、善于钻研、能打硬仗的高级技工,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能力,以适应循环工业发展的需要。引导企业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大学生参与项目攻关等,以建立镇坪循环工业发展后备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