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强引擎 打赢工业追赶超越硬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1日10时36分  
 

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农业大区的汉滨,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短腿”已成为追赶超越引领发展的最大制约和短板。“后发赶超”是汉滨必有的精神状态。

对于汉滨区,就是“干”字当头结硕果。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汉滨作为工业主战场的五里工业集中区,2009年从零起步,2015年突破百亿大关,2017年实现产值160.5亿元,这是汉滨小步快跑的重要标志。在全省29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综合排位汉滨挤入前13位,顺利实现“四连进”,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连续在全市考核中三年优秀,在全市引领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起步就冲刺” 以项目落地赢得发展“加速度”

 中伏时节,热浪滚滚。城东新区张石大道工作人员正头顶烈日实地斟测丈量;关庙镇年发电120万度光伏发电项目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施工实现并网;五里工业园区,合家欢富硒食品年产3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绿申建筑科技新建5条轻钢别墅龙骨生产线竣工投产;西北纺织服装城产业园、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线等单体投资2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穿行汉滨大地,火热的建设场面,上演着项目建设与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项目质量就是明天的发展质量;今天的项目建设速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在全区干部大会上,王孝成说,“我区引领发展、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转型聚焦到作风上、落实到项目上、锁定到投资中”。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尤其对汉滨振奋干部精神、强化干部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提出警醒和要求,要用项目落实的速度看干部责任心,用项目建设的质量看干部时代担当,强调在汉滨区就得用发展看干部,用干部。

近年来,汉滨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认真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和“五新”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三化”发展路径,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核心引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聚焦中省项目投资和产业政策导向,紧咬全市“三分之一”份额,围绕交通枢纽、中国硒谷、生态福地、美食之乡区域名片,在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城东新区、道路桥梁、全域旅游、康养保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总部经济,社区工厂项目上狠下功夫,通过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论证,聘请专业机构指导,对区级项目库进行优化提升,突出中心城市和月河川道的区位优势,依托城东新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载体,积极争取富硒产业、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月河经济带建设、秦巴区域物流中心、城东新区开发等项目挤进中省项目盘子。在产业项目上“强链”,在基础设施项目上“成网”,在民生项目上“补短板”,精心谋划策划一批重大项目。

为更好地推进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汉滨实行区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逐一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夯实责任主体,明确时限要求,强化施工组织、质量管理、环境保障,实行重点项目包抓领导、主管部门、责任干部、项目业主、施工单位“五位一体”责任制,着力解决项目用地、资金、环境等突出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实行重点建设项目月通报、季督查、半年和年终考核机制,及时掌握、通报、研判项目建设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推进中的手续办理、土地征收等具体问题,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逐个到现场召开办公会、联席会,一线协调解决问题。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全区上下凝聚共识,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到2017年底,汉滨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286.4亿元、增长20.8%。辖区全部工业增加值79.48 亿元,增长15.4%,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6%。固定资产投资352.66亿元,增长22.6%,增速居全省29个城区第4位。1月-6月,全区145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复)工建设120个,开(复)工率为82.8%。累计完成投资79.4亿元,投资额和完成进度顺利实现“双过半”。一般预算收入、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非公经济占GDP比重5项指标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在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发展上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布局集群化。以工业集中区规划为引领,把月河川道发展规划、五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五里集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多规”融合,全力建设富硒食品园、现代物流园、正英综合园、新型材料园、装备制造园、生物医药园、飞地经济园,以“做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服装产业、富硒食品、新型材料三个百亿产业,创新“孵化小微企业的一年免、二年减、三年征”的租金优惠筑巢引凤模式和“企业+社区工厂”的“互补互助”模式,进一步集聚发展活力,集中区“规模、聚集、洼地”三大效益初显,实现入园企业138户、产值160.5亿元、带动就业1.82万人,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出口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园和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园,书写了投入15亿元,实现产值160亿的发展传奇。

“只跑一次路” 让客商在汉滨宾至如归

“上自区领导、下至普通干部,他们的真心帮扶让我感动。”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内的河北客商黎阳贵说。在园区出现“用工慌”时,是汉滨区政府及时组织各镇办4000余名求职者前往园区企业实地观摩,短短一个月就帮入驻企业找来2881名求职者,营造了亲商安商的“汉滨氛围”。

而就在前不久,扬州仪征哈哥宝工艺品有限公司毛绒玩具扶贫社区工厂落户汉滨松坝社区,从项目签约到首批毛绒玩具成品下线,仅用一个月时间,这个总投资1000余万元,提供300个就业岗位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花”。

“顺利得超乎想象!”扬州仪征哈哥宝工艺品有限公司何祥林开心地说。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汉滨还拿出了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持续推行“多证合一”“容错后补”“零跑路”和“只跑一次路”改革,积极开展网上登记注册,微信办照、规范流程,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本地政务系统应用。加快许可、注册和政务窗口建设步伐,大力推行“一厅式”办公,35个部门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555项,实行“办事零推诿、审批零延误、群众零投诉”,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全区共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49552户。

 

好的投资环境就像清新空气,对于客商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在区长范传斌看来,就是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持续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对外公布了203项“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路”事项清单,行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企业登记办证压缩到1.5日以内。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像对待亲人一样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心尽责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优质的服务理念,坚定了在汉滨区投资兴业人士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为让入园企业安心投入生产,汉滨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动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不断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用“好项目”招“好客商”,努力打造“低商务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投资洼地。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推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实的若干纪律规定》和《关于维护重点项目建设治安秩序的通告》等一系列改善投资环境的办法措施,全力打造让投资者满意的环境品牌。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颁发绿色通行证书,进行挂牌保护。对投资数额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对外来企业实行重点保护,不经区委书记、区长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到挂牌企业检查、收费、罚款。同时严格实行“干部在一线工作” “决策在一线落实” “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机制,全心全意强化服务,加速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催生出产业集群,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呵护“汉滨绿” 让高质量发展为汉滨代言
       7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汉滨保护江河实现生态效益长效化先进经验,这是汉滨倒逼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又一个大动作。
       今年上半年,汉滨打响了瀛湖70平方公里水域网箱养殖取缔攻坚战,累计拆除网箱44297口,围绕丰富的水资源探索大水面养殖等新的利用方式,引导渔民上岸转产,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对此,汉滨因瀛湖养殖网箱取缔每年减少近4亿元经济产值,同时还为取缔投入1.1亿元。
       因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汉滨区的工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按照区委书记王孝成的话说,“达不到生态要求,利税再好也不欢迎”!矿产、瀛湖水产养殖、五小企业都曾对汉滨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十多个此类项目被拒之门外,2017年全区又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6家,取缔粘土砖厂56家,关闭矿山31宗,财政投入了一个多亿,又因此减少10多个亿的经济总量。“做这样的减法也心疼,但必须要做!”
      “积极培育新动能,就要突出我们的‘山水生态’优势,把它做的全市最优、全市最强!走出一条靠绿色增动能,靠绿色增总量,靠绿色提质量,靠绿色谋福祉的‘汉滨绿色发展’之路!”区长范传斌说。
       汉滨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国家循环发展示范县区,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总要求,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政治责任、在绿色崛起上奋力追赶超越、引领发展,始终坚持循环发展理念,针对节能减排硬指标,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同步亮出最严园区管理办法。工业集中区建园来,已有8家企业因节能减排不达标而被劝退。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汉滨人尝到了甜头,生态农业在龙头企业带领下焕发出新生机。该区实施“能人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村两委班子+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全区共整合流转土地27.5万亩,开展股份合作、按股分红,进一步放活经营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建设双龙镇“陕茶一号”茶叶基地、瀛湖镇瀛天核桃、牛蹄镇京康现代农业园区、建民办忠诚蔬菜、洪山镇健醇油茶、大河镇尚硒蔬菜等166个农业园区,其中省市级园区65个,建成面积24.1万亩,完成投资18亿元,实现产值16.3亿元,阳晨、忠诚等4个园区实现产值过亿元,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和脱贫致富进程。

 

近几年来,汉滨区坚持做传统工业的减法,努力做生态产业的加法,区域经济非但没有停滞不前,反而在省市考核中不断争先进位。一系列生态指标连创佳绩。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7%,居29个城区第2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4.39%,居第4位;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8.5%,居第5位。汉滨区紧紧围绕节能降耗目标,以建立节约型、清洁型、生态型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不断推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