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17时45分 |
2012年,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全县工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跨越发展主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县中小企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一、发展现状
根据中小企业统计年报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县中小企业单位个数为9308个,同比净增450个;从业人员年末人数47762人,同比净增2250人;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38.88%;完成总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33.45 %;完成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47.69%;完成出口交货值2.42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县中小企业实现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32.81%;上交税金1.11亿元,同比增长30.6%;提供劳动者报酬6.43亿元,同比增长27.58%;社会公益性支出0.74亿元,同比增加5%;固定资产原值38.22亿元,同比增长15.09 %;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同比增长49.91 %。
二、运行特点
一是规模企业发展迅猛。截止2012年底,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7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5个;实现营业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总产值35.59亿元,同比增长88.73%;完成增加值14.83亿元,同比增长36.2%。
二是非公经济快速增长。截止2012年底,全县中小企业中,非公企业达到675个,同比净增45个;实现营业收入39.12亿元,同比增长30.51%;完成总产值37.85亿元,同比增长46.56%;实现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34.4%;上交税金0.61亿元,同比增长36.84%。
三是个体经济平稳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县新增注册个体户2494个,个体经营户达到8623个,同比净增405个;实现营业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28.08%;实现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25.91%;上交税金0.49亿元,同比增长23.14%。
四是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12年底,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建设投资1.27亿元,交通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水、电、路、讯基本实现了入地块。园区当年新入驻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5个,企业总数达到74个,其中工业企业21个。园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74.64%;其中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04.5%。
三、具体做法
1.抓政策落实,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战略,制定出台了《紫阳县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办法》、《紫阳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以及紫阳县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等;清理和取消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5项,严格执行了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调高,小型微利企业年所得税减收,税务登记证、门征发票代开、小微型企业发票工本费免收等优惠政策,共计减免税费200余万元;建立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排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设立紫阳县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中心,组织开展企业维权、减负等各项检查活动,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抓创业辅导,培育市场主体。以党校、职校为培训辅导阵地,联合人社局、扶贫局、茶叶局定期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促进全民创业,催生中小企业。依托省局、市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培训平台,定向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引进现代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招引高科技人才和管理精英,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3.抓商贸推介,拓宽发展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西洽会、龙舟节、中博会等大型商贸活动,推介、展示我县富硒茶、富硒豆干、富硒矿泉水、富硒茶酒、魔芋精粉、板石等特色产品,有效开阔企业的眼界,拓宽企业的营销市场。同时,策划包装有前景的招商项目,特别是能够入驻园区的大项目,依托“节”“会”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洽谈推介,招引大集团大企业来紫考察投资。全年我局成功引进招商项目3个,完成招商引资5000万元。
4.抓培育成长,提升发展速度。通过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改扩能,增产增效。全年申报争取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7个,争取无偿资助资金328万元,带动4个企业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研发中心、实施技改扩能建设;申报争取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3个,争取贴息资金70万元,有效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引导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开发“专、精、特、新”产品。全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一件,是紫阳富硒茶;获得省级认定新产品开发项目三个,分别是紫阳富硒红茶、紫阳富硒豆干、紫阳富硒茶酒。
四、存在问题
1.企业结构不太合理。从企业类型来说,我县的中小企业没有1户大型企业(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有27户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至4亿元),有26户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在500万元至2000万元),有632户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梯队发展极不合理。从行业分布来说,农业企业28个,工业企业285个,建筑业63个,商贸业(批发零售、运输、住宿、餐饮等)55个,其他254个,工业企业所占比例为41%,工业的主导地位不突出。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来讲,富硒是我县最大的优势资源,但我县并没有形成富硒产业发展集群,特别在富硒食品、硒矿开发等方面进展很慢,需拓展的空间很大。
2.环境约束日趋显现。我县是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属国家限制开发区,对涉污企业的控制越来越严,最近,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我县先后就关停了紫阳县红蝶化工有限公司、紫阳县浙陕水泥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我县山大沟深,易发山洪泥石流灾害,这对临江、临河、临沟企业特别是矿山企业的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这些企业增加防洪抗灾投入,特别是众多矿产企业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矿产废渣,并采取安全有效方式进行堆积处理,降低对沟、河造成的影响。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我县可开发利用的工业用地总量不多,工业用地审批会越来越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多发展高科技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有效缓解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双重压力。
3.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我县中小企业从事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企业产品中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占的比重较大,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加之企业不注重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技术,故普遍盈利能力较差。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和不公平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生存面临着考验。
4.服务企业仍需加强。对国家、省、市出台的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不够,致使部分企业没有能够借助优惠政策快速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覆盖面不大质量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缺口很大,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及设备更新;企业周边环境乱象时有发生,整治力度还需加强。
五、建议意见
1.积极培育催生小微企业,促进全民创业。一是建立紫阳县创业辅导基地。充分利用县职校的教育资源建立紫阳县创业辅导基地,捆绑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资金,积极开展创业前的技能培训、创业过程中的专业辅导以及后期的跟踪服务,全力催生小微型企业。二是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鼓励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筛选10户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三是打造个体工商业主创业队伍。重视培育个体工商业主创业队伍,积极引导大个体逐步向企业转化,迅速做大、做优、做强,逐步成长为新型企业家阶层。四是吸引外地企业家来紫创业。强化招商引资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一切资源潜力,吸引外地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来紫投资创业。
2.加大中小型企业培育提升力度,壮大工业发展基础。一是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不断扩能增效。积极争取中省项目支持,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环保政策等手段,大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科技进步、产品升级和规模扩张,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发挥企业的内生动力做大做强。二是更新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加强财务、安全、节能、环保、用工等管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管理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开拓销售市场。引导企业坚持走专业化生产和特色化经营的路子,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以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强化商标设计、广告宣传和销售服务,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四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企业发展后劲。要加强与省内高校合作,定向为企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招引高科技人才和管理精英。
3.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策划大项目招引大集团投资建设能够引领大工业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依托我县特有的资源优势、园区优势,瞅准国内外大型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商”招商,力争5年内能够投资建设2-3家骨干大型企业。一是充分利用紫阳是全国两个高富硒区之一,生长的动植物硒元素含量高这一资源优势,招引大型富硒食饮品加工、保健品和药品开发等企业,打造中国硒谷。二是围绕丰富的矿产资源做大做强新型材料工业。我县瓦板岩储量60亿立方米,紫阳板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毒重石为目前探明的国内最大矿床,是生产钡盐系列产品的优质原料;钒钛磁铁矿储量达20亿吨;石灰石储量丰富等等;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包装大项目招引大集团投资建设大型骨干企业。
4.大力推进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一是加大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园区配套服务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园区投资开发运营新模式。要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的园区投资开发运营模式,全面推进硒谷生态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建设进度,尽快建成功能齐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三是狠抓招商引资,要根据园区产业定位策划包装大项目,有针对性的招引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园区。四是提升园区的承载功能。围绕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关联互补的效应统筹安排进入园区的中小企业,使园区成为我县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
5.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办好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以抓工业的理念,通过建基地、状龙头、拓市场,运用利益链条连接工农,建立“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契约式管理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进程,办好工业生产第一车间。一是要抓点示范,通过强村大户引领,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蔬菜、富硒矿泉水、富硒豆制品和蚕桑、厚朴等特色资源着力培育食品加工、蚕茧加工、药材开发的龙头企业。三是完善利益连接机制,确保产业化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要大力推行“公司联协会,协会带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实行订单生产,使种植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6.加强和改进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定期召开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分析研究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安排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工作。二是联合纪检、监察、物价、税务部门,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涉企税费大检查,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配合物价部门全面清理已公布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对符合规定的涉企收费,收费单位必须出示收费证和相关收费文件,在收费场所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三是联合金融办、人民银行定期组织政银企对接会,不断推进政银企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成立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协会等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咨询、融资服务、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服务。五是建立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年初下达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计划,年终进行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