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机制  加快工业转型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09时52分  
 

 

——旬阳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工业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企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十一五”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以“双五”、“双百”工程为抓手,采取政策扶持、搭建服务平台等有效措施,着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不断创新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转型,全县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工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实现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29.3亿元,实现增加值7.61亿元,2010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78.2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五年时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67倍,工业对全县GDP贡献达到30.92%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在全省排名从59位上升到54位,是全省进位最快的县区之一,县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表彰为2011年度陕西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目前,全县上下正在抓紧实施“三个百亿”工程,即201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过百亿,2013年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过百亿,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过百亿,届时工业总量将比“十一五”末翻两番以上,实现生态大县和工业强县的目标。今年1-8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6.8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2.02亿元,全部工业1-6月实现增加值16.28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达47.22 %,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6.3个百分点。

培育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陕汽集团、有色集团、白银集团和尧柏水泥等等大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壮大了县域工业基础,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有一个龙头企业引领、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配套的县域工业格局。我县规上六大支柱工业支撑作用明显,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52.02亿元,点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7%。以大地复肥为龙头的新型材料工业满负荷生产,实现产值23.44亿元,同比增长69.40%;以尧柏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工业,完成产值5.46亿元,同比增长-3.79%;以旬阳烟厂为龙头的烟草食品加工业实现平稳增长,完成产值是11.38亿元,同比增长38.14%;以宝利机械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81亿元,同比增长55.14%;以明文油脂为龙头企业的生物制品业实现产值3.19亿元,同比增长91.84%;以蜀河电站为龙头的水电能源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68.8%

落实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旬阳县结合中省市相关扶持政策,聘请专家学者把脉,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意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惠办法》、《培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奖励办法》、《工业发展单项奖奖励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采取在企业准入、手续简化、税费减免、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今年该县首次将中小微企业培育和中小微项目建设纳入县对镇、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年初,县政府拿出55万元对19家企业、6个镇和13个部门分别予以了表彰奖励。同时,县上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调动发展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搭建四大平台,投资环境得到优化。搭建服务平台,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5500平方米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服务场地并投入使用,免费为企业提供信息、政策、技术等服务。搭建融资平台,县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项目前期经费支持和贷款贴息服务;筹资5000万元设立财政周转金,用于企业贷款临时周转,筹资3000万元入股市财信担保公司,两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临时周转和担保贷款近3亿元,同时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搭建人才培训平台,建立县蓝天职业培训学校、邦刚职业培训学校、职中等培训基地,专门进行中小企业人才培训,累计培训达5401人次。搭建企业维权平台,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开通投诉电话和网络投诉,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法律维权、投诉受理等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投诉10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抓大不放小,中小企业统筹发展。旬阳县坚持培育小企业是发展大企业的根本和源头理念,抓大不放小。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档案,筛选了一批市场有前景、管理有基础、产业配套性强的小微企业,逐户建立档案,跟踪监测服务,目前,已有320户企业纳入重点培育监测范围。引导能人回乡创业,每年由县上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到北京、西安等地,联系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召开乡情联谊会,介绍家乡,推介项目,鼓励回乡投资创业。润农公司、今日矿业、耘沃公司、天意缘公司、开友公司、弘远工贸等一批回乡创业企业已落地生根,渐成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企业。促小上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每年安排20户左右中小企业加以重点培育,指导帮助完善相关手续,及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业盘子。2011年,新培育7户规模企业和13户商贸企业。今年一季度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户,提前三个季度完成市对县下达的两上企业培育任务。截止8月底,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新增产值 6.15亿元。全年力争新增小微企业1450家,新增就业4000人。

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该县全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中小企业。该县按照整体发展布局,依托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开展项目包装和产品推介。成立了地方特色产品协会,申报了一批国、省、市特色旅游产品,对魔芋、鸡血石等旬阳特色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地方产品知名度。上半年,全县商贸流通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2亿元,同比增长17.4%。两户企业取得了经营出口权,健兴魔芋精粉出口创汇57.15万美元,实现了该县工业近5年来产品出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