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16时09分 |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也是妥善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举措。近日,汉阴县经贸局干部走基层入企业开展“三问三解三查”活动,集中调研全县劳动密集型产业情况,为实现农民、企业、产业“三赢”探明了方向。
深入基层听民意
“我们村做豆制品加工的有4家大户,20余家小户,小户平均每天加工300到400斤黄豆,大户平均可加工上千斤黄豆。”蒲溪镇东升村村主任向调研组介绍了该村产业发展现状。豆制品加工作为该镇传统产业,以东升村和三堰村为主集中连片分布了50余家重点加工户,全年可生产豆制品1200吨,产值达1000万元,通过集中加工和营销网点等形式,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你们请的工人一天开多少钱工资?”“家里有几口人?每天收入如何?”在每一个重点加工户家中,调研组与农户拉家常谈效益,了解生产经营成果、市场销路和实际困难等情况,同时与镇村干部在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效益等方面交换了意见。集散化作坊式生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邀请企业进行调研,建立订单合作生产模式,既可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也可调动农户支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配合好经贸局工作,对全镇食品加工作坊进行汇总,联系企业开展合作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谈到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蒲溪镇副镇长徐平信心满怀。
走进企业谋发展
“公司要勇于创新,多开发新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局里也会帮助你们尽快培育成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劳动密集性产业升级。”在兴利食品公司,调研组与企业家深入交流,在扩大企业规模和拓宽市场上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该县生产销售红薯粉条的民营企业,兴利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合作社,吸纳当地传统手工作坊进行统一生产,并开发800余亩富硒红薯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红薯收购订单,保证了原料供应;同样实行基地种植,订单合作的秦鹏食品公司则着眼市场,在西安、广州等地建立多个富硒产品经销网点,通过网站销售和展会促销等形式使产品逐渐赢得消费者认可,今年6月获得了“中国十大富硒品牌”荣誉称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使两家企业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剩余劳动力1100余人就业。
统筹产业促提升
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经贸局将实地走访与抽样调研相结合,对全县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三年以内的企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接受公共服务和对政府部门出台扶持政策的合理性建议,通过政银企座谈、政协人大提案办理会等多种方式倾听企业诉求,全面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同时突出重点帮扶龙头企业,将秦鹏公司、兴利公司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申请列入省、市劳动密集性产业项目名录,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扶持;组织中昌管业、金福海油脂、功力建材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申报新增产能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支持帮助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新增产能企业发展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创新节能公司、天金石英石公司成功申报为规模企业,翊凡管业、龙飞食品、鑫源米业三家公司正在申报审批中,全县规模企业达到44家。工业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