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规模工业力达430亿实现美好安康开门红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4日10时26分  
 

 

2012年是实现美好安康的开局之年,市工信局敲定八大措施,确保规模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增长44%;增加值163亿元,增长24%以上。

  加大要素协调保障力度。强化运行监测,把握动态趋势,加强督促指导,通过领导包联、财政贴息、融资协调等措施,扎实推进规模企业培育、现有企业挖潜增效、新增产能项目达产达效、工业品促销等重点工作,继续强化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保障企业健康运行。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好项目、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建立工业经济协调会例会制度,着力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以工业技术改造和重大项目为重点,创新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报务,突出项目开工、资金筹措、环境保障、建设质量、工程进度等关键环节,逐项目、逐企业跟踪督办,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在建的加快进度、拟建的尽早开工、准备的加快前期。一是突出抓好对全局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重点抓好天沐金属镍、陕煤石煤型钒矿、宝钢铌钽、白银铅锌、华银钒氮合金、有色电解锰、吉宇型钢、平利LED光电、石泉重型锻造、岚皋耐火材料等项目。二是抓好8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确保白河力神商用车、俊达农用车、旬阳年处理200万吨磁铁矿等1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成。确保投资在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30个。协调推进旬阳烟厂技改、紫阳年产3万吨电解锰、平利铌钽矿采选等项目建设。三是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中、省、市对工业企业技改项目的资金扶持,调动企业从事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产品升级、产能提高、产业优化。

  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以众辰钟表、宝业丝绸等我市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从社会保障、土地供应、财税金融、就业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全年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38户,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6户,做大做强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群体。

  做活县域工业集中区经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主业突出、生态环保”的要求,全面提升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和承载能力,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高起点规划、多渠道投入、高标准建设,着力提升聚集要素,吸纳企业,生成产业的能力,使县域工业集中区成为项目聚集地、经济增长地、财税增收点、城镇建设新区。新创建省级产业示范区2个。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创业辅导、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等服务。通过创造条件、改善服务、协调矛盾,让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帮助和促进企业生产和发展。继续实行领导挂、联、包制度。按照县区长抓园区、工信局长抓大户,中小企业局长抓新兴企业的办法,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在财政资金支持、金融贷款支持、发展环境优化方面采取过硬措施,下大力气,加大技术改造和品牌建设力度,实行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措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把科技创新工程与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全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产业化项目、2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打造高新技术和科技小巨人企业。

  强力推进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抓规划、抓政策、抓标准,指导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创新、技术装备创新、工艺流程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建立1-2个工业园区信息服务中心,为工业园区区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扶持和引导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建设“两化”融合2个示范企业。

  破解节能减排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快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切实抓好耗能大户、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完善重点工业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进一步做好节水、节材和再生资源回收及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注重生产源头的减量化,生产过程的资源化,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抓好能耗标准督促检查,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确保工业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定指标范围内。

  强力推进国资监管。围绕强化国资监管职能、理顺监管体制、健全监管体系,按照“全方位、全覆盖”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市县区非监管企业及国有资产的存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好“百户央企进陕”的争取工作,继续做好对省国资委与我市战略合作项目的服务跟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