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旬阳县中小(非公)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11时03分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突出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产业集群发展,破解融资难题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全力开展全民创业带动提升工程,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全县中小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基本情况

2011年12月底我县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65万户,全年新注册中小企业1500余户,其中法人企业110户。新增从业人员5610人,从业人员达到50116人,实现营业收入135.96亿元,同比增长29.53%,实现增加值47.16亿元,同比增长36.83%,旬阳县非公经济占比将达到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9亿元,同比增长55.77%。

二、主要做法

1、着力培育规模企业。一是积极应对统计口径的调整,仔细筛选培育主体。跟据统计口经的调整,及时对全县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一次集中筛选,以做大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企业为目标,筛选20户主体突出、发展前景较好、扩张速度快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强化生产要素协调,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确保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力争这部分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符合入规条件。二是强化规模企业培育目标意识,实行贴身服务。进一步明确各镇和园区培育目标,落实培育责任,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园区和企业。对列入规模培育名单的企业,一律实行县级领导挂联、部门包抓和经贸局人员驻厂服务制度,努力通过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促进企业升档晋级。三是加强指导和沟通协调,缩短申报时间。由经贸局牵头,统计、工商、税务、国土、环保、安监、法改、质检等部门积极配合,对规模以下企业进行培训和指导,协助办理相关申报手续,使符合入规条件的企业做到应统尽统,及时上报。四是制定奖励政策,扶持企业发展。起草印发了旬政发[2011]14号文件、旬办发[2011]37号文件,主要是对新培育发展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进行奖励;对全县工业发展有突出成绩和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成绩突出的包抓部门(单位)、发展群体工业及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的镇分别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年底规上企业个数达到27户。截止12月底,全县规模企业实现产值52.98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总产值51.48%;今年新发展50万元以上群体工商业60户以上,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为规模经济梯队发展打牢了基础;企业的迅速壮大,也带动了各镇经济的快速发展,12月底,工业产值过亿元的镇达到14个。

2、狠抓工业企业生产。强化“工业强县”核心战略,紧紧围绕“工业100”亿目标,狠抓工业企业生产。各支柱工业整体运行平稳,以尧柏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业,实现较快增长,完成产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38.12%;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平稳增长,完成产值16.57亿元,同比增长35.23%,其中,烟草食品业完成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28.21%,带动作用明显;矿产企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完成产值33.50亿元。

3、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今年以来,坚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我县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面向生产、生活的现代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陆续有荆紫阳购物广场、新大新商场等大型购物超市相继开业,建新超市、太极城蔬菜等超市稳步扩张,相继开了多家分店,中驰大厦、世纪佳苑、瑞莲房地产等高层商品楼竟相开盘,一些面向社区和家庭的服务业,文化、健身、医疗、物业管理、培训机构等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及大的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止12月底,第三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6.37亿元,同比增长4.57%

4、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一统一思想。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者,形成全社会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尊重企业,尊重纳税人。二落实包抓责任,各挂联企业领导将各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到部门、到乡镇、到具体责任人,并要求限时解决。三进一步探索考核体系。将企业纳入行风监督队伍,用行风评定来监督各单位责任落实情况,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止12月底,全县中小(非公)企业5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59个,竣工投产20个,完成投资17.79亿元,同比增长55.77%。重点项目建设顺利,目前,微耕机改造项目、鑫源公司矿山进井下安全设施技术改造等技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旬阳现代物流园、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等项目稳步推进,鑫源矿业公司深部铅锌矿探采、大地复肥年产5万吨锌焙砂制酸及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业项目在顺利建设中。

5、寻找贸易工作突破口。旬阳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使更多的中小企业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提高竞争力。帮助企业经营者利用一切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推进全县出口贸易工作。一是亲自上门服务,宣传出口贸易知识,提高企业积极性,增强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二是积极通过省市商务部门向相关国家发布出口产品信息,提供搭桥服务,争取变转口贸易为直接出口贸易;三是及时为企业争取国际贸易市场开拓项目资金,增加了解国际市场机会;四是主动带领企业一起赴相关部门办理出口手续;五是建议政府成立外贸出口专项奖励资金,对有出口业绩和已经办理出口备案的企业进行补助和奖励。目前,我县新森林中药材公司已办理完海关、电子口岸、检疫检验相关手续,已与台湾和韩国企业搭桥,按照出口企业卫生许可要求,投资十余万元正在进行厂房改造,预计本季度末完成20万元产品出口;宝通公司的整车出口正在办理质量认证,预计今年能够自理出口;健兴魔芋公司的魔芋精粉,恒发石材有限公司的瓦板岩两家企业在做转口贸易到直接贸易的衔接工作;全县出口贸易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化解融资工作难题。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动争取县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满足度达90%以上,四季度末贷款总额为390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4万元,同比增长26.71%。其中,县农业银行对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发放贷款1544万元,工商银行对旬阳宝利机械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发放贷款6000万元,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宝通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12户企业发放贷款7810万元,对644户个体经营者发放贷款3221万元,县农业发展银行对旬阳县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等2户企业发放贷款538万元。县金汇小额贷款公司发放企业贷款300万元,发放个体经营者贷款5304万元。县政府拿出8000万元做为企业贷款周转金,同时成立了财信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缓解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重视省对县目标考核工作。2011年是省政府对各市、县(区)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进行单独考核的第一年。我县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已经充分领会考核文件精神,并向县政府提出《旬阳县中小企业目标考核备考建议》,确保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环境需进一步改善。一是受9月份暴雨洪灾影响,企业道路受阻、矿山坍塌、厂房垮塌、设备被埋、产品受损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目前还没有完全恢复生产;二是电力依然紧缺,东区部分重点企业因电压低,而无法满负荷生产;三是项目建设中依然有不利因素存在,少数部门和镇缺乏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利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二)企业基础薄弱。 我县中小(非公)企业大部分是个体私营企业,截止12月,全县共有中小(非公)企业1.65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有1.6户,占总数96%,企业规模小、底子薄、竞争力弱;融资渠道狭窄、自筹和对外引资的能力弱,加之资信等级低,又缺少有效担保,加上国家紧缩政策的实施,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和技术更新改造资金;技术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缺乏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四、工作打算

目前,全县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各相关职能部门应继续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协调工作;各企业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精心组织生产和经营,克服自然灾害与生产困难,争取以下措施,确保发展取得新突破。

1、咬定目标,确保发展取得新突破。根据年初省、市、县考核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各企业,制订切实有效措施,做好任务落实。要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其解决产、供、销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化解企业与当地群众矛盾,全力以赴保产能、促增长,确保今年中小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健康运行。一是积极做好综合服务协调工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全面畅通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保障重点企业对电力、运力和重要原燃材料的需求;二是加强指导,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向管理要效益;三是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省市专项扶持资金申报、争取工作,做好银企对接、招商引资工作,以缓解资金困难;四是深入研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存在着相互脱节问题,围绕做大做强企业,带动形成大产业大集团,来发现、设计包装项目,为企业不断扩张准备好项目,切实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中小(非公)企业,促进企业健康运行。

3、挖掘特色,不断提高地方产品知名度。按照整体发展布局,依据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及条件,做好项目包装和产品推介。以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调优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培育群体工业和规模企业为抓手,全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特色中小企业。以成立旬阳县地方特色产品协会为契机,以申报国家、省、市 “特色旅游产品”为动力,以“突出特色产品、展示产品形象、发展农副产品”为主题,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县特色农副产品,不断提高地方产品知名度。

4、聚力培育,壮大规模经济。继续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力促2012年内完成新增规上企业10户以上,以旬阳县宏达生物有限公司、旬阳县福寿祥食品有限公司等15个拟培育上规模企业为重点,强化管理,帮促生产,确保重点规下企业提质量、上规模;大力发展群体工商业,以消除规模以上企业空白镇为目标。

5、狠抓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储备、论证工作,力争旬阳电站等项目早日取得核准并开工建设;二是力促在建项目顺利建设,要尽快完善各种手续,力争在建设项目都能够进入统计范围,确保小金河铁矿、亨通公司5万吨球墨铸件、现代物流园、小河金矿采选、康坪电站二期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三是根据消费需求,大力兴办餐饮、商贸、服务等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

6、加强监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要继续坚持以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以及国家工信部、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调查监测及抽样的企业为重点对象,健全国家、省、市、县、企业五级一体化服务网络,做好各项数据的收集、审核、评估、报送工作,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经常深入企业、镇村组调查研究,及时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指导和引导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