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15时15分 |
6月28日下午,平利县经贸局与该县城关镇陈家坝村开展深化“城乡统筹、三联共建”活动联宜会,开展新一轮“三联共建”主题实践活动。
据了解,自2009年平利县开展“三联共建”活动以来,平利县经贸局共有3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前仆后继进行联点、一个机关支部参与联建、13名党员干部参与联帮。三年来,该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积极主动服务基层。倾力帮助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打造“一村一品”茶饮旅游产业;并把联系村上的困难党员、群众和联系校内学生结合起来……通过“三联共建”活动,新建桥梁2座,涵洞1道,水泥硬化村道9公里,与平镇二级公路联接,形成了一个畅通的环形通道。新建、改建徽派民居213户,实施房屋普通旧改199户,配套建设沼气池119口,新修人畜饮水4处,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改造高低压电网9杆公里,使全村群众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堤、渠、堰、路配套到位;实施绿化美化,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整体布局,完成路边栽樟9公里,河边栽柳6公里,坡地栽竹700亩,庭院绿化200户,新建观赏亭2座,观赏池3口。协调有关部门投资180万元,建成一个占地4亩、建筑面积760平方米,集基层组织管理、治安调解、社会保障、科技培训、医疗计生、文化娱乐和商场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已成为“赏农耕文明,游美丽乡村”,按照“游山、玩水、赏园、品茗”的格局,实施了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居改造、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六大工程建设,斥资建设了生态茶园、农耕文化园、仿古特色产品展销一条街、登山步道、水上乐园等特色景点和乡村客栈、传统手工作坊、旅游产品门店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已形成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格局。龙头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村党支部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先后被省、市委授予“综合示范先进村党组织”荣誉称号;省政府命名该村为“文明村镇”;全国老龄委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市综治委、妇联会授予“平安和谐家庭示范村”;省旅游局命名为“乡村旅游示范村”、被省综治委、省妇联命名“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等,该村通过扎实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2010年底达到一类村标准。
该局局长陈俊安同志说:上一次“三联共建”工作,我局完成的很好,这次陈家坝村是一个整建村,底子相对比转弱。我局下更大的力气,把村里工作当作自己工作来抓,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平利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战略来抓。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城乡统筹、三联共建”活动;全局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要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实践载体,强化帮扶措施,推动联建村在2013年以前晋升到二类村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局党委书记王勇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通过联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协助“两委”班子,加强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要转变作风,通过联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局党员干部要将“城乡统筹、三联共建”活动作为锤炼作风、展示形象和服务基层、助推发展的重要平台,立足实际,各展所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把陈家坝工业集中区建设同陈家坝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沉身基层、融入群众中强化宗旨意识;在多宣讲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要务求实效,通过联建,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全局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从联建村的长远发展着眼,从帮扶对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踏踏实实地做几件实事、好事,让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变化、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