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运行情况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10时15分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工业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难关,千方百计扶持企业谋发展。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发展情况

(一)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08.77亿元,同比增长45.7%;增加值79.05亿元,同比增长25.2%。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三和第二位。十县区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序为:平利县增长36.4%,紫阳增长31%,汉阴增长30.7%,岚皋增长30.5%,宁陕增长30.3%,镇坪增长30.1%,白河增长28.5%,石泉增长26.4%,汉滨增长19.1%,旬阳增长19%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9月,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8.90亿元,同比下降 3.1%,十县区64降。按完成工业固定投资增速排序为:汉阴增长1.1倍,石泉增长87.5%,镇坪增长16.9%,紫阳增长10.4%,岚皋增长8.5%,白河增长6.7%;旬阳下降13.1%,汉滨下降19.9%,宁陕下降20.7%,平利下降59.6%

(三)县域工业集中区新增入园工业企业情况。截止9月份,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8亿元,入驻项目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16.7亿元。新增入园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52户,占全市目标任务60户的86.7%。十县区中有5个县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按新增入园工业企业完成年度计划进度排序为:汉阴县新增7户,已完成任务;石泉县新增6户,已完成任务;紫阳县新增6户,已完成任务;岚皋县新增5户,已完成任务;镇坪县新增4户,已完成任务;汉滨区新增6户,占年度任务7户的85.7%;平利县新增5户,占年度任务6户的83.3%;白河县新增5户,占年度任务6户的83.3%;宁陕县新增4户,占年度任务5户的80%;旬阳县新增4户,占年度任务8户的50%。

(四)规模企业培育情况。9月底,全市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37户。除镇坪县外,其余各县都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平利县新进8户,超任务4户;汉阴县新进6户,超任务2户;汉滨区新进5户,完成任务;旬阳县新进5户,完成任务;石泉县新进4户,超任务1户;紫阳县新进3户,超任务1户;白河县新进3户,完成任务;岚皋县2户,完成任务;宁陕县新进1户,完成任务。镇坪县没有新进规模企业。

二、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县区工业竞相发展。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速度前三位的县是平利、紫阳、岚皋县,分别增长82.73%74.58%67.35%。三县工业总产值为46.6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22.5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5.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6.1%。工业总产值居前三位的县区是汉滨、旬阳、石泉县,产值分别为45.6亿元、37.1亿元、27.3亿元。三县区总产值为11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53.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8.1个百分点,贡献率65.3%

2.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4,新增33户。实现总产值109.8亿元,占全市规模企业的53%,同比增长48.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7.3个百分点,贡献率63.5%。全市产值过5000万元以上企业72,新增47户。实现总产值51.5亿元,占规模企业的24.9%,同比增长57.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4个百分点,贡献率33.5%

3.五大支柱快速增长。全市五大支柱实现产值181.1亿元,同比增长49.58%,占全市规模企业产值的86.73%。富硒食品实现产值41.2亿元,增长56.8%,占比19.8%;生物医药实现产值14.6亿元,增长75.3%,占比6.9%;新型材料实现产值92.5亿元,增长55.3%,占比44.3%;清洁能源实现产值23.8亿元,增长13.0%,占比11.4%;安康丝绸实现产值8.9亿元,增长39.2%,占比4.3%

4.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今年前9个月累计新进规模企业37户,1-9月新增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5.8倍。拉动规模工业企业增长11.9个百分点,贡献率27.7%

5.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工业企业个数36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83.4亿元,营业收入76亿元,实现增加值27.7亿元,上交税金6.2亿元,实现利润7.8亿元,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快速增长。二是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集中区内从业人数达2.5万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3%。新型建材、富硒食品、医药化工、装备制造作为园区四大主导产业,占全部营业收入约73%。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额17.1亿元,入驻项目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33.2亿元。

  6. 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迅猛。截止9月底,全市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145.55亿元,同比增长33.78%,占全年建议计划的80.41%,超计划平均进度5.4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单位数为94391个,新增1977个,占全年建议计划的96.44%,超计划平均进度21.44个百分点。预计到9月底,安康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在48.54%左右。

三、四季度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要求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5%以上的要求,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2011年县区部分经济发展指标的通知》(安政发[2011]19号)文件,对我市规模工业经济目标任务进行调整,将规模工业增加值目标从85亿元调整至95亿元,增速从22%调整到25%;将规模工业产值由230亿元调整到255亿元,增速从25%调整到33%。四季度要实现产值47亿元,增长33%;增加值16亿元,增长25%以上。全年力争实现产值280亿元,增长35%;增加值105亿元,增长25%以上。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攻坚期,也是明年起好步、开好头的奠基期。要围绕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抢抓进度,加速冲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着力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四季度要继续做好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协调,完善煤、电、油、运保障体系,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好电力供应、原料和产品压库、压车等问题,促进企业产能扩张。一是着力抓好三季度竣工投产的项目进入规模企业。10月份,有汉滨的吉峰商混、石泉的海西融泉、镇坪的桃园煤矿、旬阳的龙富矿业、白河的金盛源矿业建材等27户新建工业企业拟进入规模统计盘子,这些企业已做好相关资料正在向统计部门申报。二是抓好17户去年退出规模企业的培育力度。去年退出的68户企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成长性较好的有17户,我们将想方设法促进这些企业扩大规模,拓宽市场,立争在年底滚动进入规模企业。三是抓好16户成长型企业的进规模工作。经过摸底,汉滨的青莲饮料、紫阳的绿源茶叶、岚皋的天创实业、镇坪的精洗煤厂、旬阳的开元水利、白河的圣宝木瓜饮品等16户成长型和新建工业企业挤进规模企业统计盘子,为明年的规模企业培育和工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工信和统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力争全年新进规模企业达到60户。

2.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始终是经济工作的中心,抓工业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我们要对重点工业产业项目逐级分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实行领导包抓以及主动跟踪服务等措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是着力抓好41个重点建设项目。前三季度完成投资17.69亿元,占目标任务26.3亿元的67.3%,欠帐很大。四季度对年内能够建成投产的项目,要加强指导,倒排工期,强力推进,确保顺利投产见效。二是要力促四季度再竣工投产工业项目15个以上。前三季度竣工投产项目32个,当年新增产值11.25亿元,新增产能21.7亿元。四季度,着力抓好旬阳烟厂技改等过亿元项目的服务、督导,加快投资进度,力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80个工业项目中再竣工投产15个项目。三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抓好在广东、福建招商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加强与招商部门的衔接,策划、包装一批工业项目,在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再完成20个以上的工业项目储备工作,为明年的招商奠定基础。

  4.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按省上下达我市目标任务即单位GDP能耗下降3.5%,市上下达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6%,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增长控制在15%左右,全年规模工业企业能源需求量为76万吨标准煤,工业企业能耗下降7.5万吨标准煤,重点用能企业产值能耗下降10%。我市纳入省工信厅年能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20户,年能耗标准煤3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32户。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消费59.45万吨标准煤,增长17.5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4%,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2个百分点;20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3%。四季度,要停止高耗能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严格实行能源总量管理,对超警戒限额的重点用能企业,通知限产和停产检修。单位能耗水平在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超限20%以上,采取强制停产检修。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项目尽快投产运营。

  5.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今年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考核指标分别是:净增中小企业2050个,中小企业达到94480个;增加值181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25.3%;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8.36%。围绕考核指标倒算帐,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快推进市场的孵化培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强银企沟通、推进银企合作,争取项目资金、整合配套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加大资金扶持。二是鼓励全民创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深入贯彻中省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创业服务体系,争取各类资金,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各类人员自主创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三是加强协调服务,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服务和宏观管理职能,按照“察企业所想、解企业所忧、为企业服务、促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组织和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和用地、电力保障等多种形式,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6.加大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工业集中区生产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和企业入园。四季度新增入园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8户,确保完成全年新增入园企业60户的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按照“土地集约、要素集中、产业集群”的思路,各县区结合发展实际,积极采用留地、调地、抠地、造地等措施获取园区建设用地,目前,全市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72.4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38.72平方公里,在建面积19.76平方公里,已建成投产面积18.96平方公里。截止三季度,园区基础设施投入7.1亿元。二是争取扶持。通过“捆项目、招客商、找贷款、争扶持”等措施,千方百计筹措集中区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个县域集中区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800余万元,共申报5家集中区小额贷款公司,4家公司有望获得资金扶持2000万元。集中区内从业人数达2.5万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3%,预计新增产值10亿元。三是完善园区管理机制。依托县域集中区,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民间资本建设标准化厂房,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产业孵化、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四是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进行标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了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活动,减少“三废”排放,推进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促进企业实现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今年,成功申报汉阴月河工业园区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申报省级新型材料示范基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