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4日16时31分 |
乡村比经济。全县190个村农村党组织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争当“富民增收标兵”。林业、茶叶系统开展“三进三同”,以绿色长廊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计划新建高效茶园2.5万亩,平利段两边直观坡面培植优质高效茶饮产业园12250亩,其中水田栽植无性系良种高效茶园6000亩,坡地栽植常规有性系良种茶园 6250亩,沿长廊改造与管护原有低产茶园13317亩,实现百里生态长廊茶饮产业全覆盖。八仙镇、正阳镇因地制宜发展核桃、中药材,建成全县万亩的核桃基地和优质中药材基地。城关镇龙头村围绕特色,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接待外来游客和展示农作,建设了20户精品乡村客栈、10家传统手工作坊、20家特色旅游产品展店,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促、互补、互兴的格局。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新村已经形成。来自重庆、四川、湖北、西安等地的都市游客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住特色民居,吃绿色食品,种高效经济作物,龙头村的农家生活真让人羡慕!”龙头村已成为省内外乡村旅游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中央电视台对平利县龙头村实施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做法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
街道社区比服务。该县四个街道社区党组织按照“三有一化”建设要求,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深化“文明社区、和谐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争当“便民为民标兵”。全县已实现党务公开的镇党委11个,机关党工委14个、党组24个和总支、支部33个,村党支部有190个,覆盖率达100%。
机关单位比效能。机关单位党组织以改进作风、服务基层、提高效率为主线,推行“一线工作法”。财政局帮扶长安镇柴家沟村,他们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众的困难与需要,商定了该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帮贫帮困等帮扶计划,确定了包帮对象,及时拨付24万元资金,帮助该村移民安置点修建一座便民桥、硬化安置点路面
党员干部比奉献。结合县级领导联镇和部门包村,目前,该县已有2242名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访9801户,结对包帮2635户,征求梳理意见建议438条,公开承诺整改问题259件,化解矛盾纠纷50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76件,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2311篇,,建立起县级便民服务窗口及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0余个;全县农村劳动力参加创业培训人数达328人;为138名农村创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发放担保贷款金额860万元;成功引进凯瑞斯服装生产、奕超公司LED光电项目、翠茗园休闲度假山庄等多个项目,为失业、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 元月至9月,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7.9亿元,其中35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3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值的87.28%;完成工业增加值6.67亿元,同比增加24%。新增8个规模企业新增产值4.1亿元,工业增幅继续走在了全市前列,超额完成前9个月的任务目标。县长郑小东说:“事实证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好抓手,是建设幸福平利县的有力支撑,我们将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