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0日09时27分 |
回眸十一五,成绩喜人。安康工业总量倍增、结构优化、活力增强,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愈益明显。
工业总量快速扩张。全市规模企业达到285家,比“十五”末净增205家。过亿元元企业25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预计今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达到210亿元,完成增加值75亿元,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2.92倍和2.91倍。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7.85亿元,三产比25.8:28.7:45.5,工业总产值50.38亿元,工业增加值26.2亿元。预计2010年三产比20:37:43,人均GDP1700美元,工业化率25%,城镇化率35%,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31%。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前4年,工业投资167亿元,是“十五”的2.35倍。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0亿元,是“十五”的4.22倍,拉动工业增加值48.8亿元。
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五大支柱产业企业发展到260家,实现产值165亿元。新型材料、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等产业迅速成长,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北医大、安康正大、宝业丝绸等10家企业,蓝旺牌绞股蓝龙须茶、强健牌绞股蓝总甙片、强健牌乳康片、公司梅花牌白厂丝等11个产品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2个企业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3户企业获得省级著名商标称号。15家企业相继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
展望十二五,前景广阔。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始终坚持低碳、循环、绿色环保理念,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是在扩总量、壮规模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末,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其中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3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家,1亿元以上企业50家。
二是在提高企业效益上做文章。“十二五”末,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5%左右。
三是在打造特色产业格局上出实招。规划投资1300亿元,建设200个重点项目,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
四是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下硬茬。围绕打造三大百亿园区,新上2000万元工业项目100个,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200个。
五是在突破融资瓶颈上疏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5-10家,力争3-5家企业成功上市。
六是在提升竞争力上动真格。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群体。“十二五”期间,培育市级特色品牌产品50个、陕西省名牌产品20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着力培育一批驰名商标。全市30%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七是在推进“两化”融合上找窍门。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向,实现“两化”互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重点骨干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或主页,生产经营实现信息化管理,以行业信息化带动区域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