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9日17时17分 |
紧急行动起来 迅速恢复生产
坚决完成全年工业生产的目标任务
(2010年7月29日)
7.18特大自然灾害,全市范围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多点暴发,致使我市严重受灾,工业企业遭受巨大摧毁和损失。灾害发生后,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工矿企业,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急行动起来,以高昂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全力以赴投身于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工业灾后恢复生产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部署,安排灾后工业恢复生产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动员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工矿企业下定决心,振奋精神,夯实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不变,任务不减。下面,我向大会通报工业企业抗灾自救及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就灾后恢复工业生产和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工业企业受灾情况及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
7.18特大自然灾害,使我市工业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企业原料、材料、产品严重水毁,进厂道路摧毁,厂房倒塌,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全市共有184户工业企业和14个重点工业项目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2亿元。这次特大自然灾害,对我市工业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受灾面大,受灾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1.3%;二是道路、电力、厂房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灾后恢复重建投资大、周期长;三是在建项目受损严重,直接影响今年的新增产能。据统计,工业企业和新增产能项目影响产值约17亿元。灾害发生后,工业战线干部职工和企业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开展防汛抢险、恢复重建、生产自救工作,最大程度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少受损失,工业企业在大灾中无人员伤亡。目前,经过抢修已有71户受灾企业恢复生产,其余企业正在抓紧抢修恢复生产中。在这次特大自然灾害的防洪抢险和生产自救过程中,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全市工业生产的主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汛抢险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全面动员、紧急应对,在暴雨当中深入企业排查险情,督促指导企业抢险救灾,完成了防汛抢险的各项任务,同时深入县区和企业核查灾害损失,督促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并及时安排两名副局长赴省国资委、工信厅和中小企业局汇报灾情,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经受了考验。
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88.05亿元,同比增长50.9%,完成目标任务的55%;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同比增长29.5%,完成目标任务51.4%。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顺利实现“双过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五大支柱强力攀升。全市五大支柱工业增势强劲,实现工业总产值81.63亿元,增长54.6%,占规模工业产值93%。清洁能源实现产值10.97亿元,增长20.3%;新型材料实现产值43.24亿元,增长77.5%;富硒食品实现产值17.76亿元,增长37.5%;生物医药实现产值5.79亿元,增长45.8%;安康丝绸实现产值3.88亿元,增长59.4%。
二是县域工业蓬勃发展。中省属工业平稳增长,实现产值15.95亿元,增长14.7%;市属工业从去年的负增长回归到上升态势,实现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9.1%;县区工业高速增长,实现产值69.14亿元,同比增长66.6%,十县区均实现了36%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月河川道汉滨、汉阴、石泉和旬阳、平利“一体两翼”区域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按属地统计口径计算,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3.5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2.4%。各县区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促增收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
三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据调查,今年全市有74个拟竣工投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之中。上半年已有14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可新增产值9.56亿元,年内可实现产值3.06亿元。下半年拟竣工投产项目60个,新增产值78.5亿元,今年可实现产值16.1亿元。
四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在统计部门的大力配合、精诚合作下,上半年全市已有安康市金科机械、宁陕秦南菌业、石泉延康食品、旬阳新农机械等41户成长型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新增产值5.4亿元。
五是园区建设快速扩张。我市已建成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0个县域工业园区。上半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108.1%,入园企业67个。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1.3亿元,入园企业393个。工业园区已成为企业集聚的高地和支撑工业发展的平台。
上半年虽然顺利实现了“双过半”,但是要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7.18灾害使工矿企业厂房设备被淹,原料成品受损,道路中断,超过半数的规模工业企业因灾停产,部分拟投产项目不能按时竣工,直接影响全年任务的完成。此外,长期困扰和制约工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流动资金缺口大。据调查,全市有102户企业急需流动资金15.75亿元。二是铁路运力紧张,货站不足,严重制约我市工业的发展。三是有色等部分产品价格走低,吨铅锌售价下降20%以上,钼下降50%,水泥下降50%以上,受此影响旬阳、白河、宁陕的铅锌、钼等矿产采选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四是蚕茧、生猪、魔芋等农产品原料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求,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灾后恢复生产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的总体要求,我们要按照“既定目标不变,全年任务不减”的要求,全力做好灾后工业企业恢复生产和工业增速提效,下半年全部工业和规模工业必须分别实现产值92亿元和72亿元以上,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户,培育规模企业20户以上。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灾后恢复生产。一是帮助受灾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工业企业车间、重点工业项目现场,督促指导受灾企业全面展开生产自救,抓紧清理现场,抢修设备,科学组织,精心调度,尽快使生产设备投入运行,早日恢复生产。按照工业增速提效的要求,对工业经济目标任务进行再细化、再落实,组织受灾较轻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以丰补欠。岚皋县金隆硅业公司7.18遭受特大洪水和泥石流灾害,经过两天的抢险救灾,7月21日就恢复生产,在被洪水和泥石流冲垮的厂房和厂区道路旁边,主厂房生产区炉火通红,钢水飞溅,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情景十分鼓舞人心。二是做好项目科学选址、优化布点工作。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是应对和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根本举措。请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工业项目建设布点选址再审视、再评估,要吸取7.18特大自然灾害的教训,避开山洪、泥石流等山体灾害易发地段,沿河布局的工矿企业在建设和恢复重建过程中,要留足行洪道,确保安全度汛。三是强化生产要素协调。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要密切关注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情况,协调组织好企业急需的资金、原材料、电力、运输等生产要素,确保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优化生产环境,着力解决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安全生产、受损电力线路、进厂道路等困难和问题,为工业企业的全面恢复生产创造条件。
(二)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促进项目落地,搞好项目建设,以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的思想。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是快速形成对安康工业发展所缺乏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聚集的捷径,对产业发展起到立竿见影的带动作用,是实现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大格局。我们工业战线的干部职工了解国家产业政策,掌握市场行情,熟知资源状况,精通项目建设和企业运作,最应该、最有能力在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上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二是抓项目。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当前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大计。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切实抓好秦东魔利胶、汉水茶韵、秦凤电动车、云峰牧业、盘龙茶叶、朝阳矿业、平利电机、新农机械、永宏高密度生产线等60个有望竣工投产的项目建设和技改扩能工程,力促早日建成投产。突出抓好市上考核的年产30万吨富硒矿泉水开发、泸康酒扩能、汉阴10万辆电动车、平利工业硅、白河力神等50个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着力抓好江锌金属镍,陕煤石煤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新格局。三是抓培育。力促民荣食品、秦峰水泥、天新丝绸,鑫裕矿业、金隆硅业、珠峰花炮、蜀河电站、宝通公司等16户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力促延长中立、电机制造、今日矿业、力神汽车等20户工业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新增产值5亿元。四是抓落实。我市在第十四届西洽会上签定了55个工业项目,总投资129.91亿元。要切实为签约项目做好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突出抓好陕煤集团安康石煤综合开发、富硒矿泉水,陕重汽旬阳改装车,白河力神汽车制造等项目的审核立项、资金落实、土地征用等各项工作,推动这批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三)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扩张安康工业经济总量。没有量的突破,就没有质的飞跃。安康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太小,规模太小,企业太少,发展工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总量做大。一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发展就推进到什么程度。因此,要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必须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做大总量上实现突破。要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发展目标,加强责任考核,努力在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上下功夫。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对内发动千家万户,对外引进重点大户,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着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提升层次上实现突破。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整体发展水平和层次还不够高,以商贸、餐饮娱乐为主的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占了相当比重,从事生产加工型的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相对较少,特别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精尖企业及产品。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要把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引进来,实现高位嫁接,借梯爬高,借力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我市非公有制企业集约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比较短,产业规模也比较小。在市场经济下,要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改革、改制、改组的力度,加快改变家族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走集约发展道路。五是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非公经济要有大作为、大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要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 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大胆创业,谋求更大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全面完成非公经济占全市GDP47.35%的任务。
(四)创新与技改并举,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促进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小企业必须努力创新,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一是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要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大力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创新,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力。我市很多的中小企业,都聚集在成熟的产业或者衰退的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发展的空间有限,成长的潜力不足,竞争却十分激烈。因此,要努力推进产业创新,拓展产业发展的领域,加速产业转型。采取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推进市场创新,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市场是企业配置资源的最基本的平台,当前,全球化加速推进,既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要积极抢抓机遇,努力应对挑战。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二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清洁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三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要调动各方力量,协调各种要素,确保全市中小企业产值增长30%目标的实现。
(五)扎实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使之成为我市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引导新建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一是高起点规划。切实抓好省上已批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编制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二是高标准建设。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讯、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工程建设,通盘考虑工业园区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打造低成本经营的洼地,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园。三是高水平管理。组建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选派精干的工作人员,为园内企业提供全天候、无障碍的优质服务,使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在突显特色上下功夫。目前在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上,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全国新一轮的工业园区建设上,彰显特色成为各类园区建设的焦点。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博弈已不再是优惠政策的比拼,而是园区特色的选择。所以各县园区一定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以特色占优取胜。五是要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动,加强县域间合作,在招商引资上既要竞争,更要互补。只要项目能够在安康境内落户,都要做到地域不分南北,园区不分东西,同心协力,促进项目落地。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我市十个县域工业园区都成为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县域工业和产业的发展。
(六)切实抓紧生产要素协调努力做好企业安全维稳工作。一是做好监测。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变化,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形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做好预警预测。二是抓好服务。继续强化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阻碍生产经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健康运行。三是及时引导。对全市规模工业实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行走势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布预测信息,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大扶持。千方百计做好中省技改项目、新增产能、节能减排等政策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以技改扩能和新增项目,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五是搭建银企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好项目、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经济要发展,企业要稳定,维护稳定是我们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第一责任。市县区要对企业灾害过后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排查,特别是对存在因劳资纠纷而引发的企业停工停产问题,要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限期化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化在企业内部。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和职代会组织,建立企业工资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和谐生产。
灾后恢复生产是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工业灾后恢复生产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干部队伍,以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改进工作作风。要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围绕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二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对工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三是为企业做好服务。要始终把为企业协调服务作为工业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促进我市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新的企业不断催生。
同志们,我市抗洪救灾转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恢复重建中挑大梁、当主力,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尽快全面恢复工业生产,确保工业增速提效,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而奋发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