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研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安康路径选择

作者: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6日08时41分  
 

  一部安康突破发展史,也是一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史。
  在安康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什么样发展方式及路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效果。
  在务实性操作性很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重高谈而重践行,但无论是“2010年工作的总体要求”,还是第三部分“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投资项目安排、主导产业谋划、城镇建设布局和深化改革开放举措,还是第四部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中的民生工程实施、社会事业发展,无不在回答如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怎样转和持续转。
  准确把握报告丰富内涵,需要强化对市情的认识,需要在全国全省大势中找准坐标,需要了解安康长期滞后中存在经济总量短缺与产业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特点,需要兼顾安康步入经济快车道后黄金时段的路径接续。
  一、切合市情的转变发展方式
  如果单从报告的字面上看,2010年的工作总体要求,三大基础、六大产业、八大工程、四化进程仍然是主线,仍然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是上年工作的延展深化。如何体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安康的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从现在开始,而是一直在转变。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最近如此集中和急迫的提出,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危机形成了倒逼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条件恶化,依靠物质投入和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到了非转不可的地步。
  安康的发展现状有自身的特点:一是经济外向度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小,加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的要求,在产业发展中环保门槛很高,一直很注重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化。因而,目前生态的经济化要求更为迫切。
  二是安康的持续快速发展,表明现有的发展方式是在转变中受益。如果从产业结构调整来分析,二产的比重持续增加,现有的主导产业正在加快升级,已经步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阶段。
  例如,两年前对六大产业的提法是绿色能源、安康丝绸、富硒食品、金州矿产、秦巴医药、生态旅游,现在的提法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生态旅游。其中,绿色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从原来单一的水电,向现在“从严控制新上小水电项目,力促石泉火电厂开工实施,做大汉滨甲醇汽油项目,紧盯核电项目不放松,扎实推进生物质能源项目,力争新上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构建我省新兴能源基地”,这种转变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导向。金州矿产向新型材料转化,不仅是产业链的延伸,而且是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的升华,产业层次、技术运用、建设起点达到新高度。陕医投石泉激素类原料药的介入、羚锐制药、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引进以及医药产业资源整合,是安康药业从传统向新兴战略性产业转化的契机。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基于发展条件的变化,更是基于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与国家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主旨是高度一致的。
  其次,安康滞后发展的主因是经济总量不足,必须在加快经济增长中促转变。
  我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3.4%,全社会固定资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4.2%、2.8%,低于人口和面积的比重。因此,经济总量不足,投资饥渴,是转变发展方式需要面对的市情。这种现状有历史性原因,安康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国家在安康布局的大型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少之又少,单靠安康的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报告在“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七个方面工作,均是以投资增长为连接,以项目实施为纽带,体现了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思路。
  在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是质与量的辩证统一。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内涵。但是,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没有量变就无从谈质变。因此,注重质量前提下的规模扩张,保持强劲的投资动力,是弥补历史欠帐,是现实的科学抉择,也是安康突破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
  再次,提升安康经济内生能力需要借助外力嵌入形成,对外开放是提质增效的首要任务。
  国家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是“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安康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完全是由本地区经济发展内生演化出来的,2009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根本意义在于市外移植过来的产业链开始嵌入或根植于本地,逐步形成安康经济的内生能力。好比一个身体虚弱的巨人,需要补钙和进食营养,经过吸纳和消化,日益成长为躯体健壮的强人。报告提出:“龙头引领、集群推进”、“瞅准全国500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促进活动”,保障了我们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不是别人淘汰的产能,而是代表了较为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方式,外来企业也会通过高明的当地化策略,迅速融入安康突破发展的格局中。因此,2010年,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先进成果的外溢和扩散效应,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前置条件。

  二、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工业化程度低是安康与全国全省的根本差距,也是后发优势所在,跨越发展可以缩短距离,但不能超越阶段性发展特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安康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时,需要走出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工业化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工业化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是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是社会生产力的一场带有阶段性的变化,也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工业化整体思维内涵包括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市场化等,当然,工业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报告在“确保工业快速发展”中,最振奋人心的是一系列工业翻身项目。曾几何时,亿元的项目让我们心动不已,如今开始布局产值20亿元以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业项目,这些项目具备“落地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功效,对产业层次的提高、迅速扭转落后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得以顺利实施,将会是新型工业跨越发展中,规模与效益并举的又一座里程牌。
  欣喜地看到了“白河3万辆汽车组装生产线、旬阳千辆特种车和球磨铸件、汉阴电动自行车”等项目建设,这是从矿产业到新型材料业再到装备制造业的又一次产业升级,可以预料,在未来的安康发展中,一些新兴产业还会后发先至,在经济贡献中占据重要的份额。因此,今后的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中,应在填平、补齐、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把产业链当中的配套型项目作为引入重点,力促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传统的医药、丝绸等产业,也有了项目布局,以催化产业振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传统与现代产业交织中进行的,传统产业只有优化升级,才能涅磐新生,转“危”为“机”。
  报告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沿着“三集中”布局谋篇,“以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突出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这是土地向大户集中。“充分发挥县域工业园区聚合生产要素、招引工业项目、形成产业集群的作用”,这是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劳务人员就业能力,支持鼓励新生劳动力走出大山进城创业”,这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集中”有利于规模发展、聚合要素、统筹城乡,是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结合安康立地条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只有集中才能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有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提升产业的空间集聚度。
  报告把“倾力打造省级高新区”作为市域经济和城市新区的增长极。高新区一直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象征,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产业的基地,省级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无疑是安康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会成为超常规发展的载体,在市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数位一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非仅仅涉及经济增长,中央从8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转变的要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是一项数位一体的浩大系统工程。
  城镇化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速器。报告在“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中着墨不少,从三个一百万的人口布局到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从努力扩大县城容量到深化户籍制度,从强化规划的控制力到巩固扩大“双创”成果,在人口转移、产业聚集、制度要件、城市品位方面把住了城镇化建设的命脉,一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县城引领示范、小城镇梯度跟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在经济发展史上,没有城镇化水平低而经济发达的实证,安康的城镇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3.6、10.5个百分点,与安康加快突破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只有在引导要素聚焦、努力扩大投入、破除二元体制等方面进行一场巨大变革,才能促使城镇化与现代化同步,城镇化与产业、人口的承载能力良性互动。
  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富裕安康人民。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才会拥护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支撑社会结构的转换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报告以深厚的人本思想,安排了2010年的民生工程,“增加”、“提高”、“新增”、“扩大”这样的随处可见的词汇具有很强的张力,相信社会保障水平更上台阶,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报告在教育方面也有相当篇幅,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是新时期突出社会问题的敏锐关注。
  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中有所作为。专家认为,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调控和政策引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可以大大提高单纯依靠市场内在机制调整的效率,大大缩短产业演进周期,以时间换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快安康突破发展,跟进全省发展步伐,需要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报告庄严承诺:“把政府建设成为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一心为民、人民拥护的政府”,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也是每一位公务员应该时时审视自己的标准。在安康的突破发展历程中,我们曾经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