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6日10时23分 |
一、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去年一季度,在解放思想的动员大会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抽调专门人员,对月河川道产业带和新型材料产业进行课题研究,并在一系列调研报告的基础上,上升为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市情调研、网上调研到走出去追踪国内产业链层次较深的发达区域,从组织本土研究力量到委托省内最强的专业设计院和有关专家参与编制,特别是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倾力支持,具体负责的领导就是从省发改委挂职到安康的干部,一批国内知名的专家也相继到安踏勘。通过市内外各方面大量工作,产业链条,空间布局,循环框架日益清晰,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也在春节前基本定稿,并不断征求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要步入评审报批和启动实施工作阶段。
这里面还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单是一次基础数据的获取,市政府就向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发出了6份督办单,足见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和缜密性。
这一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把握市情加机遇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水力资源、电力资源、交通资源等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发挥了新型材料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到2015年,项目建成可实现年产值600亿以上,届时,安康支柱产业带动性弱的缺陷将会得到根本的改观。
总体规划按照“资源—先进技术—链条产品—高附加值”的价值流程,围绕拉长产业链、实现梯度增值、形成集群发展新优势来实现的。例如,安康白云石资源将会从初级生产镁金属的现状,到生产镁合金锭、高性能镁合金板材、镁合金压铸件、镁合金挤压型材等,进而瞄准产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航空、汽车、仪表等装备制造工业,努力成为强势崛起的镁合金及铅锌储能新型材料基地,这类产业链条的设计,正是开放性思维的体现。
二、安康新型材料产业与传统矿产业的区分
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有这样一段描述,“安康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是在矿产业资源采选、冶炼、加工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条的关联,形成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体系,建成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材料项目,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安康新型材料产业是传统矿产业的升级版,是矿产业链条尽可地向下游延伸,并接通市域范围内相关断续产业部门的一次产业飞跃。
安康传统的矿产业发展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尴尬的历程,尽管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全市矿业产值达34.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01%,稳居工业产业首位,但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尤其是对环境污染的高度敏感,使这一产业面临着脱胎换骨的煎熬,既不能片面强调发展权而降低了环保的门槛,又不能因噎废食背离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怎么办?
新型材料产业的提出,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创新突破之策的凝结,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上来,找到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路子,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和传统的矿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
发展的模式不同。运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引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地考虑回收利用或梯级利用,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实现高效的物质交换,废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废水经处理后进行中水回收,最终形成产业和企业之间相互结合、左右支撑、协作配套、关系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昔年白河县硫铁矿开采中造成了白石河的污染。如今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利用丰富的硫化铁资源,回收铁作为特种钢的原料,还可生产硫酸,而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五氧化二钒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硫酸,这种产业链的综合开发,实现物质集成的循环经济,往日的环保悲剧不会重演。全市将打造若干条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利用由传统矿产业“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新型材料产业“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
发展的方式不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方式。实践证明,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提高科技投入,保障环保和安全标准的真正达标。只有上规模的大项目,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小对环境破坏的压力。只有提高产业空间集聚度,增强产业间协调配套能力,才能形成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组织。只有企业入园,才能推进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等生产要素,提高项目的产出率。而传统矿产业以出卖原矿作为低投入的回报,产品无法向纵深的产业链延伸,还会在盲目圈占资源中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掠夺性的破坏,这是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中绝对摒弃的发展方式。
三、安康新材料产业的落地将会检验政策支撑体系的综合效果
可以预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不会对安康新型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行业存在的困难不能全部算在金融危机的帐上,而是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新型材料产业的扩张与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的积极性是吻合的,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装备价格下滑的有利时机建设新型材料产业项目正当其时。迫在眉睫的是,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依赖于政策支撑体系的综合作用力,研究和制定一整套优化的政策体系才能为产业链招商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结合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在项目布局、土地、环评、核准、税费、电价、人才等方面请求上级予以实际的支持,拿出一套请求省上支持的政策目录和细化标准出来。例如,突破现有的电价体系,将安康作为全省直购电和矿电结合政策试点城市,鼓励电厂与工业企业直接结算,电网提供大用户直供政策,促进安康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二是结合“一体两翼”产业带和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在市域范围内出台一系列有利新型材料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建议出台整合矿产资源政策。关闭和整合一批产能落后的小企业,引进和培养一批大企业。支持大企业采取联合、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对现有的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原则上禁止出卖原矿,本着就地深加工增值原则,通过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建议出台飞地政策。允许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流转项目,非规划区域所在县引入的项目,可以放在规划区域实施,并由项目承载地所在县与引入项目县合理确定财政、税收等利益分配比例。将产业链条中附加值高的企业集中在园区和基地,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投向有空间、有优势、有效益、有潜力的“一体两翼”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