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奋力实现工业和非公经济的跨越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5日15时27分  
 

——在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杨玉鹏
(2011年2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和“十一五”我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我市工业和非公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动员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重点企业业主统一思想、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奋力实现今年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的跨越发展。会上市政府将要表彰2010年度20户工业企业纳税增长大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安利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下午我们还要分别召开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和县域工业园区座谈会,贯彻落实王安利副市长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就今年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的跨越发展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去年和“十一五” 期间我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2010年,我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爬坡,克难奋进,克服了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和非公经济突破发展,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新型工业和非公经济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呈现以下六个特征:
    (一)工业总量扩张效益提升。2010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产值225亿元,增长32.7%;增加值82.7亿元,增长22.4%。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91.6亿元,增长41.5%;增加值71.1亿元,增长26%,分别较“十五”末增长2.92倍和2.91倍。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1.3亿元,占全市入库税金总额的43.86%,较上年增长25.69 %。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02户,比“十五”末净增215户。其中过亿元企业47户,新增亿元企业30户。
    (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新增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单位13082个,总数达到92414个;从业人数达到31.03万人,比上年增加15163人;完成总产值404.61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增长29%;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8%。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86%。非公经济快速扩张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因素。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产业兴市,项目第一”的理念,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放在首位,建立了领导挂联,部门包抓,责任到人的项目建设推进体系,由市级领导带队,定期组织重点项目建设巡查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业翻身项目建设,大幅提高工业投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去年由市工信局负责的52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当年新增产值17亿元。特别是江苏雨润、北京庞大、山东博泰、陕煤集团、陕西有色、陕医投、陕汽等12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安康。这些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实施对全市产业优化和规模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计完成工业投资260亿元,是“十五”工业投资的3.65倍,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48.8亿元。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北医大、安康正大、宝业丝绸等10家企业,蓝旺牌绞股蓝龙须茶、强健牌绞股蓝总甙片、强健牌乳康片、梅花牌白厂丝等11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2个企业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3户企业获得省级著名商标称号。15家企业相继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园区建设跨上新台阶。去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承载,集群发展的“两大两化”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目前,10个县域工业园区火热兴起,建成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9亿元,工业项目投资17.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580个,完成产值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资源、人才、资金朝着园区靠拢,洼地效应凸显,一批特色园区陆续涌现。
    在2010年,安康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使全市工业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全市184户工业企业因灾停产半停产,一些企业厂房倒塌,设备被淹,原材料和产成品浸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3亿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没有悲观失望,没有坐等援助,而是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抗洪救灾,恢复生产。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动员大会,要求奋力实现全年工业生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胜利完成了这一目标任务,给市政府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局也在去年的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2010年全市工业和非公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涉工涉企部门的配合支持,也是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工信局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回顾去年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制约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工业投资不足,我市工业投资与省内其它地市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010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2%,不到全省平均水平35%的一半。二是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亟待优化,我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非公企业融资难,社会认知不足,对中小企业发展重视不够,影响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三是我市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不高,开拓市场力度不够,名牌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弱,提升工业企业发展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四是特色工业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如茧丝产业、魔芋产业,由于原材料缺乏,导致部分龙头企业生产能力放空。五是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没有实现突破,缺少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2011年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部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增长30%,增加值105亿元,增长24%。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增长25%;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21%。加快推进8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当年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新进规模企业30户,过亿元企业10户;市工信局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8.36%以上;工业产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定指标范围内;10个县域工业园新入园企业达到60个,工业总量占到全部工业的35%以上。围绕实现以上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大力促进企业培育壮大。一是力促旬阳烟厂、安康供电局两户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实现安康企业规模的新突破。二是培育10户销售产值过亿元企业,力争使安康过亿元企业达到60户。三是培育20户中小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以上的新增规模企业。要实现上述目标,一要加强重点企业协调服务工作。我局将筛选10户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20户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企业和30户成长型企业列为市级重点服务企业,将从项目申报、资源配置、煤电油运协调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各县(区)也要选择一批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二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会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稳定原有市场,开辟、挖掘新兴市场;积极组织企业与省级以上重点项目进行对接。目前,要着手西洽会的筹备工作。下午召开的专项工作会上,还要做专门的安排部署,请各县(区)认真落实。三要加强工业发展调研。要继续实行“一企一策”帮扶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以优质的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四要落实帮扶责任。市县工信局、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和县域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把责任落实到领导、到科(股)室、到具体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年终按业绩进行考核。
    (二)积极推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要把工业的增长牢固地建立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上面,以新上工业建设项目、强化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吸引民营资本流向工业企业等途径,充分发挥投资拉动增长、扩张总量的作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以项目开发带动投资,用项目支撑投资,用投资带动产业,用产业扩张投资,形成产业与投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坚持论证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扎实抓好旬阳、白河水电站和镇坪南江河开发、平利工业硅二期,紫阳毒重石和硫酸锰、汉滨双烯和塑钢型材、旬阳特种车和30万大箱卷烟、石泉丝绸和激素类原料药、汉阴电动自行车、岚皋硅材料等8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形成一批新的工业增长点。突出抓好天沐金属镍一期、陕煤石煤综合利用和富硒矿泉水、华电火电厂一期、白河商用和专用汽车、石泉石墨开发、纳米氧化锌等一批翻身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加快建设,推动工业总量快速扩张。要与兄弟部门合作开拓资本市场。组织建立银政企合作协调机制,搭建银企项目对接平台,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争取金融机构对工业项目更多支持。要争取更多的中、省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要会同市统计局建立健全工业投资指标体系,建立月报分析制度,加强对工业投资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拟竣工投产项目、意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一要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今年全市力争1-2家企业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二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在企业新产品开发方面给予必要的技术改造资金倾斜,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督促工业企业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使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以上。力争全年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三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种贸洽活动,引进来,走出去,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特别要在我市独具特色的富硒食品的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全年评定地方特色产品10个以上,力争创省级名牌产品1-2个。
    (四)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继续把做大做强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抓紧抓实。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探索和完善园区融资方式,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重点推进以道路、水、电为主的基础设施,以及以污水排放、垃圾处理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各项配套服务功能。二要积极建设标准化厂房,建立企业孵化器,为小型、微型企业,为外出打工回乡创业人员,为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提供最迫切、最实在的服务,搭建好创业服务平台。三要强化产业基地建设。每个县(区)都要明确1~2个产业重点发展,加强规划引导,相对集中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加强产业基地基础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基地,汉阴、石泉、平利三县区要实现省级示范基地建设,争取上级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四是适时召开全市县域工业园区建设观摩和现场会,交流经验,促进发展。同时,还要组织各县工业园区组团外出,定向考察学习,定向开展项目推介和招商活动,把县域工业园区做为一个大的体系来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色产业上互补共赢。
    (五)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与省内其它地市相比,不论是中小企业的数量,还是非公经济的质量我市都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一心一意抓服务,千方百计谋发展,大力推进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主体。抓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一个是要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一个是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激活非公资本的发展活力。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配套,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强的高成长性配套企业。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工业企业的投入,优化经济布局和产权结构。二是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融资新机制,多措并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增加中小企业贷款在全市贷款增量中的比例,推动银行创建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系列产品。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商业和互助担保机构的比重。继续从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加强对创业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创业形势,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掌握申办各类经济组织的方法,提高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逐步实现自主创业。三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人力资源、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创业培训、信息服务六大体系,满足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积极承接省内外和东部产业转移。四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广泛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大力推进二次创业。    进一步加快企业改革,创新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和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快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世界眼光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力打造一支民营企业家创业队伍。与民营企业协会共同开展全市民营企业50强争先进位活动,激发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激情,带动全民创业的兴起和高潮。
    三、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抓落实的关键是明确责任,夯实措施,扎实推进,为实现新型工业和非公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经济运行协调。一是继续强化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阻碍生产经营的一切矛盾,保障企业健康运行。二是继续做好争取省上新增产能工业项目贷款贴息工作。三是定期召开工业经济协调会,着力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抓好工业节能降耗。一要以循环经济理念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对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材料、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广实施行业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二要加强节能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业企业能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评价考核。三要建立健全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察、能源审计、能源监察报告制度,加强对列入市级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察。
    (三)抓好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煤炭企业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改善生产和劳动保护条件,实现安全生产。要积极整合全市石煤资源,为石煤的综合利用项目,特别是石煤提钒项目,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石煤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要适应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研究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问题。高度重视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党员发展工作,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希望我们企业的厂长老总们切实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更多地关心企业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切实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稳定员工队伍,促进生产发展。
    (五)高度重视信访维稳。继续落实企业信访维稳工作责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落实责任,提前介入,变上访为下访,采取积极态度,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把上访的苗头解决在萌芽中,减少越级上访群访,重视抓信访积案的处理,通过化解矛盾解决企业发展和改制遗留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依法、依理帮助职工维权,化解群众矛盾,引导职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以理性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六)加强工业队伍自身建设。经济主管部门承担着加快工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为企业协调服务的重任。要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联系实际,全面、系统、关联地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知识、行政管理知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知识,学以致用,努力在学习中修炼高尚品德,磨砺过硬本领,使自己在需要时拿得出、过得硬、叫得响,在为企业服务中,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在新型工业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抓落实的切入点是完善目标任务考核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进度要求,夯实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切实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和非公经济跨越发展,切实做到“深谋、细致、紧盯”,使各项工作都排出时间表,明确节点要求,每个环节都要缩短时间,确保工作节奏,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实、更快、更好。为全面落实和完成“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和当年目标任务,加快新型工业总量扩张、投资加快、项目落地、大力培育规模企业等中心工作,我局制定了《对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和县域工业园区年度完成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奖励办法》,在下午的会议上讨论修订。我们将本着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注重工作实绩,激励先进的原则,设立一、二、三等奖对先进县区进行表彰奖励。同时,根据我局的重点工作制定了科室考核办法,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提高全局工作效率。
    最后,强调一下一季度工业生产工作。一季度开好头、起好步,对完成全年工业发展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请各县(区)经贸局、中小企业局、县域工业园区按照一季度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3%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当前的工业生产,集中开工一批工业项目,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
    同志们,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扎实工作,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工业和非公经济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